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第四章
被拿(四1-4)
瘸腿的人得医治是在圣殿区内,这是人们熙来攘往的地带。无可避免的,众注视的眼光都集中在这一件不平常的事上。
‘美门’是从外邦院通往妇女院的门。外邦院一度是所有圣殿各院中之最大而又最热闹的,因为任何人遵守常规,行为端庄便可以进去。兑换银钱的,贩卖祭牲的,他们的摊位便在那里。在圣殿区外界周围有两个柱廊。这两个柱廊在外邦院的边缘成直角相会合。这便是王廊,就是另一个所罗门廊。这些地方也挤满了人,来崇拜的,来观光的人,显然这整个事件可能得到最广大的宣传。
在这出事地点来了祭司们,守殿官和撒都该人。守殿官的官衔叫‘撒干’(sagan),是大祭司的得力助手,他是专门监督圣殿的秩序的。群众既已聚拢,他的圣殿警员必然也要来到现场。与他同来的还有撒都该人,他们是富有的贵族阶级。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却是财雄势大。这整个事件使他们厌烦,主要的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不信死人复活;而使徒所宣扬的却正是这个真理。其次,正因为他们是富有的贵族,撒都该党乃是‘合伙派’。他们与罗马人保持友善关系,好叫他们能以保持他们的财富,逸乐,威望和权势。罗马政府虽然很宽大,对于骚动却毫不留情。撒都该人确然相信,如果容许使徒这样下去,不加阻止,群众骚动可能随之而来,以致终于对他们的地位有极大的损害。所以他们要设法杜渐防微,而彼得与约翰便因此迅速被捕了。这一班人为了要保持他们既得的利益而掩耳不听真理,也不让人有听这真理的机会,这是一个多可怕的事例呢!
在公会前受审(四5-12)
彼得和约翰被带去受审的法庭是公会,就是犹太人的最高法院。就在罗马时代,公会也有捉拿人的权力。只有一件事公会不能作,就是不能判人死刑。唯一的例外,就是外邦人若闯进圣殿内院就可以判死。
公会会员七十一人,大祭司是当然会长。在公会有祭司,实际上他们全是撒都该人。他们唯一的愿望乃是维持现状,使他们的薪酬不致削减。有文士,文士是传统律法的专才;有法利赛人,他们是律法的狂热份仔;有长老,他们乃是地方上的绅耆。
还有称为‘大祭司的亲族’的人,这些人就是有时又称为祭司长的。他们共分两类。其一是那些前任大祭司。在全盛时期,大祭司是世袭的终身职;可是在罗马时代,这职位却是阴谋,贿赂和腐化的主角。大祭司有升有沉,因此在主前三十七年至主后六十七年间,人数在二十八位以上。但是大祭司退位之后,通常仍然保留他在幕后的权力。其次,虽然大祭司的职位不再世袭,它仍然是极少数的几个家族的特权。在上述二十八位大祭司中,除了六个以外,全都来自四个祭司家族。这些家庭的成员有特殊的威望,也就是他们这些人才被认为是祭司长。
我们读彼得的讲词,又记得他讲话的对象,我们便承认这是世上勇气的大表现。讲话的听众是当地最富有的,最有知识的,最有权势的人,而彼得是加利利的一个渔夫,却站在他们面前,并非作为他们的受害人,却是作为他们的法官,而且这正是判决耶稣死罪的那法庭。彼得知道他的生命在此没有保障,是在冒生命的危险。
勇敢有两种。血气之勇很少知道他要面对的危险。另外一种却是高超得多的,冷静的勇气,知道要遭遇的危险却不肯畏缩。彼得所表示的乃是第二种勇敢。当人告诉希腊的大勇士亚溪理(Achilles译注:荷马所著叙事诗伊里亚特中的英雄Achilles),如果他上阵去,他一定会死,他却用了不朽的名句回答说:‘可是我一定要去’。当时彼得知道他要遭受的危难,然而他一定要去。
惟忠于 神(四13-22)
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见仇敌的攻击与基督徒的防卫。在仇敌的攻击方面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屈辱。圣经说,公会的人看彼得与约翰是没有学问的无知的人。‘没有学问’的意思是没有专门的教育,特别是没有关于律法的复杂规矩的教育。‘无知’的意思是:他们是门外汉,没有任何特殊的专业资格。事实上,公会把他们当作没有大学教育,也没有专业身份的人。简朴的人和那些称为学术界或专业人士见面,每每都有困难。可是这些人心中有基督,便有一种非学术成就或专业身份所能给予的真正尊严。其次是恐吓。基督徒知道人对他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暂时的;但是 神对待他的却是永恒的。
彼得与约翰面对这种攻击,便有某些辩护。第一,他们有一个铁般的事实作辩护。那个人得了医愈是不容否认的。基督教最不能被人推倒的防卫力乃是基督化的人格。第二,他们有对 神绝对忠心的防卫。如果在顺从人和顺从 神二者之间有所选择,彼得与约翰要如何作法,是绝对无可置疑的。正如韦尔斯(译注:英国作家Herbert George Wells 1866-1946)说过的,‘许多人的不幸乃是因为邻人的声音在他们的耳朵里,大于 神的声音’。基督教的真正秘密在于一度有人给诺克斯(John Knox)的颂辞:‘他极其敬畏 神,从不怕人。’但是第三项辩护却是最大的一件,就是对耶稣基督亲身体验的辩护。他们的信息并非辗转传述的故事。他们直接知道它是真实的;而且他们确知其真实,甚至不惜以他们的生命作保证。
凯旋(四23-31)
我们在这一段里得到基督教会在危难时期的反应。我们可能想到,当彼得和约翰带了他们的经历回去,瞻望来日,麻烦准要落在他们身上时,教会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有一件他们从来不放在心上的事,则是要遵依公会的吩咐,不要再讲道。就在那时,他们心里产生某种伟大的信念,并且一股力量涌进他们的生命来。
(一)他们对 神的大能有信心。与他们同在的乃是创造万物,覆育万物的主。有一次,教皇的使者恐吓马丁路德,如果他坚持目前的路线下去,后果将是如何,便警告他,他将会被他的一切拥护者所唾弃。那使者问他,‘那时你的处境将如何呢?’路德说,‘就像现在一样,在 神的手中。’对基督徒来说,帮助我们的,常常比敌挡我们的多。
(二)他们相信人的背逆是无用的。译作‘争闹’这字是用来说勇敢的马的嘶声的。他们也许会昂首顿足;但是他们终归是要接受马缰的约束的。人们也许对 神作出无礼的姿态, 神却是至终必然得胜的。
(三)他们专心纪念耶稣。他们忆及
(四)他们为勇气祷告。他们并不以为凭自己的力量便可以应付这情境,他们依赖那不属他们自己的力量。
(五)其结果便是圣灵的恩赐。应许果然应验了;他们并未被撇下以致孤单。他们就这样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勇气和力量,当时他们的见证是很可能招致他们死亡的。
凡物公用(四32-37)
在这新的一段里有一种突然的改变,而这乃是基督教典型的改变。在这之前,一切事情是在极为超凡脱俗的气氛之下发展。有对 神伟大的思想,有为圣灵的祷告,有从旧约摘出的,使人欢欣的句子。现在突然转到最实际的事上。虽然这些早期基督徒中,许多人都有丰裕的时光,他们却绝未忘怀一些有缺乏的人,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祷告顶重要,语言上的见证也顶重要,不过弟兄般的爱心才是最高峰。
关于早期基督徒,有两件事要指出:(一)他们彼此间有热切的责任感。(二)这在他们心中唤起了凡物公用的实在愿望。我们尤其注意一件事──这种分享并非由于法律的规定;完全出于自发。法律强迫我们分享的社会,并非真正的基督徒社会;可是当我们心使我们分享的,才真正是基督徒社会。──《每日研经丛书》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