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新旧约辅读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
天国里谁为大(十八1~11)
 ・小孩的样式(1~5)
  门徒对在天国里的名次排列一事,表现得非常关心,耶稣却指出他们要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否则不但不能在天国里为大,且更不能进入天国。从耶稣这“回转”的吩咐中,可知门徒对天国的真理仍然欠缺深度的认识;除非他们完全改变过来,否则只会离开天国越来越远。“小孩子的样式”是指谦卑、顺服、受教、信靠等特征。在属灵的领域里,一个真正伟大的领袖,并不是追求一己利益、实现个人野心的人,而是愿意谦卑舍己、服事别人的人。
  小孩子的生命所表现的特征,是我们应当时刻追求和实践的美德。何时我们越觉得自己重要,何时我们就越背向天国,惟有当我们自知灵性贫乏,在神面前无可恃赖时,我们才可以领受天国的福气。让我们从自满和骄傲的景况中回转,做一个像小孩子的天国子民。
 ・严厉的警告(6~11)
  “信我的一个小子”是指年幼的门徒;“大磨石”是由驴子推动、用来磨麦的大圆石。耶稣指出引诱别人跌倒的罪是十分严重的,那个人必不能逃避严厉的惩罚,倒不如自己肉身受处决更为易受。同样,任何足以使自己跌倒的事物,信徒都要付代价与它断绝关系,免被拖累沦亡。“地狱”一词,被借喻为恶人死后受永刑的地方。耶稣还向门徒强调,每一个信徒在神眼中都是尊贵的,他们都有天使受神差遣替他们服役、看顾和保护他们。
  生活在一个被罪恶污染的世界中,我们的责任是要除去绊脚石,而不是把它们放在别人的路途上,我们自己也当加倍对付罪恶,不容罪恶玷污我们的生命。
祈祷 求主光照我,使我能认识自己的本相,以致能更谦卑投靠祢。
挽回失落者(十八12~20)
 ・迷羊的比喻(12~14)
  耶稣用这比喻来重复强调神怜爱失落的人。牧羊人如何以最大的努力和牺牲来寻找一只走迷了路的羊,同样神也乐意挽回软弱迷路的人。
 ・对待犯错者(15~20)
  耶稣在这里说明对待犯错的肢体应采取的步骤:
  1. 当看见弟兄犯错时,信徒有责任私下指出弟兄的错处。“得罪你”这句话,在一些可靠的古卷中是“犯了罪”。不理会肢体所犯的错,这并不是信徒应有的态度。若那弟兄愿意悔改,就要把他从罪中挽回过来。
  2. 倘若那弟兄不接受劝告,便可以联同一两个人去加以规劝。“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是根据摩西律法中,有关处理诉讼所需的见证人数目。到目前为止,还未至要公开指摘的阶段。
  3. 若犯错的人冥顽不灵,信徒便应向人公开他所犯的错。“教会”指地方教会的会众;“看他……税吏”即把他逐出教会。然而,从耶稣对待外邦人和税吏的态度来看,我们还有责任继续劝导他悔改,然后把他带回教会去。
  教会是一个圣洁的团体,是不能姑息罪恶的,因为罪恶具有传染力,会影响全教会。然而,教会执行纪律的动机必须出于爱心,希望犯错的人能切实悔改,这样才可以达到惩戒的真正目的。
  根据耶稣的教导,教会所作出的判决,是得到属天认可的;同时,
祈祷 求主将祢的爱倾注在我的心中,使我晓得爱顾失落的人。
无限的饶恕(十八21~35)
 ・饶恕的次数(21~22)
  根据犹太拉比的教训,一个人应当饶恕他的弟兄三次。因此,彼得那饶恕一个连续犯错七次的人的建议,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忍耐的态度;然而,耶稣的答复却是要无限的饶恕。“七十个七次”(或作七十七次)是无数次的意思,表示要无限量地从心里饶恕得罪自己的人。
 ・恶仆的比喻(23~35)
  这比喻可能是以希律安提帕的皇宫作为故事的背景。第一个欠了主人一千万银子的仆人,必定是王的重要臣宰,因为没有其它仆人可以欠上这么大的一笔债项。“一千万银子”原文是一万“他连得”,相等于六千万“得拿利”(或译作“钱”);当时的工人一天的工资约为一“得拿利”(即一“钱”银子)。这仆人向主人许下的诺言是不能兑现的,因为他根本无可能偿还这么大笔的款项;然而,主人由于他的苦苦哀求而动了慈心,愿意把他所欠的豁免了。可是当他一从宫中出来,便立刻追讨那只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的债,并且因他无法偿还而把他下在狱中。“十两银子”原文为一百“得拿利”。当王知道这件事之后,便取消豁免这仆人还款的决定,还待他像他待自己的同伴一样。
  耶稣藉这比喻来说明,信徒既已蒙天父白白赦免弥天的罪债,我们也应宽大地饶恕得罪自己的肢体。
  神对人类的饶恕,是
祈祷 求主助我以爱代替仇恨,以饶恕代替积怨。──《新旧约辅读》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