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十三章
撒种的比喻(十三1~23)
・比喻的内容(1~9)
四种不同的土壤,引致不同的结果。“路旁”指田间供人通行的小路,被人的脚踩得非常坚硬。“土浅石头地”的表面是一层薄泥土,下面却是石灰岩层;“没有根”指根不能获得充足的养料。“荆棘地”的表面很干净,地里却藏着杂草的须根。好土中三种不同的收成数目,显示虽然某部分土地的收成较其它部分更好,但整体来说,收成是非常丰富的。
・用比喻的目的(10~17)
“比喻”带有“谜语”的意思;“奥秘”指藉着神的启示,人才可以明白的真理。天国的奥秘,对有信心的人来说,是容易明白的,但对不信的人来说,却是难以理解。当时大部分的犹太人,都不肯接受
耶稣所传的信息,他们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如旧约时代以赛亚先知所说的一样。因此,比喻的使用便含有审判的意味──只把真理向那些有心寻索的人显明,但向硬心拒绝的人,真理永远是隐藏的。
・比喻的解释(18~23)
耶稣用这比喻来说明人们对
你对神的话有怎样的反应?每一天当你研读圣经、或每一次当你听道时,神就把真理的种子撒在你的心田里,这些种子能否成长和结果,完全取决于你是属于哪一种心田。我们要学习做个持守真理、专一跟随主的信徒,让我们的生命结出荣耀神的果子。
祈祷 求主助我做一个结果子荣耀神的信徒。
稗子、芥菜种和面酵(十三24~43)
・稗子的比喻(24~30)
“稗子”是一种杂草,生长初期与麦苗极其相似;发芽后虽已较易于区分,但因两者的根缠绕在一起,若要拔掉稗子,必会伤及麦子,所以分开的工作要留待收割时才进行。
・芥菜种和面酵(31~33)
“百种里最小”是指犹太人所知的最小的种子。“成了树”指长成后有一棵树的高度;巴勒斯坦地的芥菜可高达十尺。这比喻说明一项伟大的事业,很多时都是由极小的规模开始;天国的开始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后却要大大扩展,并且没有任何势力可与相比。“飞鸟来宿”可能指外邦人的加入。
面酵的比喻同样表明一个渺小的开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妇人把面酵“藏在”面里,表示天国的成长是不引人注目的,其影响力也是渐进式的,但至终要发挥震撼性的功能。
・用比喻的原因(34~35)
耶稣向群众说话时,经常用比喻对他们讲论,福音书的作者认为这正符合先知亚萨在诗篇七十八2所说的话。
・解释稗子的比喻(36~43)
稗子比喻的解释,正如撒种的比喻一样,是私下对门徒说的。“人子”就是
耶稣自己;“丢在……切齿”比喻罪人将来受永刑的情况。天国的人民要与不信的人共处于一个混合的社会中,直到最后审判时,人子才把他们划分开来。一直以来,“天国之子”与“恶者之子”都是势不两立的;当人子在全世界建立
有些人看见恶人得势,公理颠倒,便断言神不会再采取干预的行动。其实神仍在不断地施展作为,而胜利始终是属于天国子民的。
祈祷 求主助我作盐作光,在这世代中为祢作见证。
天国的福气(十三44~58)
・藏宝与寻珠(44~46)
这两个比喻的主要教训是相同的,都是强调天国具有无比的价值。不论人起初是无意中遇见了宝贝,抑或有意寻找好珠子,当他们发现了之后,都是不惜任何代价要去得着它。天国的福气真是非常宝贵,值得人以他最珍贵的事物去换取。
今天我们是一群最有福气的人,因为我们已经得着了天国的救恩,就是神所赐的永远生命。世人不断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和享受,以为拥有了这些东西,人生便可以得着满足。其实,属世的财富与权势无非是过眼烟云,并没有永存的价值,我们得着了主,才是得着了真正的福气。你有否为此而献上感恩?
・撒网的比喻(47~50)
这比喻的意义与稗子的比喻相同,指出要把好的和坏的分别出来,这工作将要留待末日审判时才进行。信徒现今活在这个善恶混杂的社会中,必须保持对神的忠贞,不应随波逐流,羞辱主名。
・新与旧(51~52)
犹太人的“文士”是专职解释和教导律法的人;他们也参与法庭的判案,所以又称为律法师。
耶稣在这里指出,天国的门徒既领受了
・不受尊敬(53~58)
“自己的家乡”是指拿撒勒;“木匠的儿子”一句中并未提及约瑟的名字,可能暗示他已不在人世。
耶稣的乡邻没有因
祈祷 主啊!我感谢祢,因祢已将天国的福气赐给我这个不配的人。──《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