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四章
B 国度的比喻(四1~34)
i. 撒种者的比喻与用比喻的理由(四1~25)
我们若是强调这一节希腊文的 palin (又,“第二次”)这个字,那么它必定像三7一样,意味着
耶稣断然转离那些误解
事实上,有这种反应的人如此之多,以致
耶稣不得不采用一个方式,而这方式如今显然已经成了
2. 撒种的比喻,并非这卷福音书所复述之
耶稣所用的头一个“例证”。在别西卜的争论中,
3. 这个比喻的主题,很有可能是真的看见有一个撒种之人在湖畔的山坡地上工作引发出来的。然而,上下文对于当时的年代季节毫无提示(比较约四35,
耶稣在那里命令门徒举目向田观看,这与当地户外听众所见的景观显然有关系)。
耶稣教训人,不是在某个远离尘世的拉比学校,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环境中;为着这个教训,
4~8. 对于深思熟虑的心灵而言,这个比喻所探讨的是所有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文士与法利赛人怎么能够如此误解
耶稣呢?甚至连
今日的解经学者有时盛行怪罪故事中的撒种者,因为收成是如此贫乏;同时指出,不分青红皂白地撒种正是其原由;但采取这种态度,除了忽略了一个伟大的神学真理之外,也误解了比喻的整个目的。神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
9. 就应当听:这个神秘的词组是给听众的一个警告,要求我们以思想和行动来响应这个比喻,以免我们轻率地疏忽,没有把它的真理应用在我们自己的心上。那毕竟是比喻中所描写之三种人的写照,
耶稣当时的听众中,大多数人无疑也是如此。
10. 当我们知道这个比喻的解释以后,可能会觉得很简单,但它却令门徒们十分困惑,所以他们一逮到机会,趁着与
耶稣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立刻询问它的意义。马太福音十三10补充说:他们诧异地问
11.
耶稣以严肃的话语来回答,目的是要使他们体认到身为
耶稣的门徒,他们的地位是多么得天独厚:它同时也介绍了整本新约圣经中一些最深邃的属灵奥秘。神喜悦将那自然向其它人隐藏之“神国的奥秘”启示给这小群。只有他们可以面对面与
耶稣交谈,让
12. 属灵的真理不是一套有待我们钻研各不相干的智识立论,而是要借着顿悟的属灵洞察力,视其为整体来了解;这种属灵洞察力乃出于神把
耶稣的真貌启示给我们(八29);因此,对那些外人,凡事都用比喻,因为在他们熟悉基本层面之前,教导他们深邃的属灵真理是无益的。但是任何的比喻都足以引导那些深思的、探究的心灵往前,就如
耶稣在第20节所说的,那些撒在好土上的,就会听道,并且领受,而且将那真理转化成生命。用这比喻中的话来说,他们将会结实,虽然多少有异。
叫:有几种方式可以解释这节经文。其中一种方式是说:在新约圣经希腊文中,语助词 hina 在文法上的意思应该是“为了要”,所以应该是表达目的;至少有时候是“以致”之意,只是表达结果47。若用这个方式来翻译,就可把一个可能的神学问题完全除掉。第二个方式是:将这个强烈的对比看作是惯用但却典型的希伯来语法,有意要以一个比原意更激烈的形式来说明其立场;这与前述之文法上的解决方式获致相同的结果。第三个可能是:从这段严厉的话的旧约背景来看:以赛亚书六9~11说得很清楚,是
以色列对神的呼声充耳不闻,闭眼不见。所以,
以色列人瞎眼的光景是该受责备的,而且也是他们为自己所招致的审判,所以他们不能明白乃是无可避免的。这可能是我们应该采取之最佳的解决方式。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补充一个神学真理:神已经定意要那些如此拒绝接受
13.
耶稣对这个比喻所提出的警告是:它其实乃是“比喻中的比喻”,因为它以生动的图画语言描绘出
14. 撒种的比喻之所以占有特殊的地位,乃是因为就在
耶稣传讲这个比喻的同时,
15~20. 我们还得问另一个问题:人自己真的应该为着他们内心中的光景受到责备吗?今天,大家都否定这一点。但是,他们自己是否事先已有各种的抉择,藉此决定了他们听福音的时候,心田究竟是刚硬的,或肤浅的,或过度壅塞着思虑和宴乐,或“好土”呢?圣经并未回答这个问题,比喻中所陈明的唯一一点是:我们的心的确是形形色色,而这种多样化就支配了我们对所传讲之话语的反应。虽然圣经并未吩咐我们要效法那撒在好土里的种子,这显然就是这个比喻所要教导的功课,正如第9节是要我们来听一样。
21~25. 这个比喻在新约圣经中出现多次,但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这比喻的主要教训可能不像其它地方所说明的(如太五16:“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由于
耶稣所用的比喻,或许门徒也像现代的任何读者一样感到困惑,而问
44 大部分现代的评论者(如 Cranfield)都认为紧接着这一段材料是集成性质的,但即使这看法属实,也不会削弱这个论据的力量:
耶稣从
45 施维策(IOM)指出:虽然马可将 kerussein(传扬)这个字用在
耶稣身上,他也把它用在施洗约翰与十二门徒身上。但 didaskein(教训连同其同源字),出现了二十次,却总是用在
耶稣身上。所以,马可乃是将“教训”视为
耶稣之使命的典型与核心,即使这卷福音书本身甚少记录教训的详细内容。
46 已经有人指出:mashal (比喻)对希伯来人而言比希腊文 parabole 的意义范围更广(见 BOB 与 KB 中这个希伯来字一栏)。然而,较少获得普遍承认的是:在圣经希腊文中,parabole 逐渐扩充其意义范围,以涵盖它所翻译的希伯来字之较广的范围。在古典希腊文中,它的意义要窄得太多了。
47 见 BAGD 这个字的讨论,这个解释可能是根据闪族的惯用语,以及原先之亚兰文语句(Schweizer)。然而,Moulton 在
Prolegomena(vol. 1 of Moulton and Howard's
Grammar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中所提出的原则虽然古老,在此仍是极有份量的。
48 米尼尔对此有不同的说法:即使外人似乎是聋
49 柯兰斐以长篇大论讨论这个福音吊诡,为它提出一个可能的理由。
ii. 另外两个生长的比喻(四26~32)
头一个在其它福音书中没有平行经文(施维策),乃是撒种比喻进一步的解释,同时也详细叙述了属灵成长的定律,而它本身也是一个比喻。就这样,它以例证说明了神在人类内心中掌权的本质:它提示出
基督徒“在恩典上长进”(彼后三18)的教义,它也谆谆教诲人继续不断信靠神,
30~32. 门徒们仍然不明白神作王掌权的观念,他们似乎都一直不断期盼着弥赛亚的国度能在他们有生之年建立起来,从雅各和约翰自私的要求(十35),以及门徒们甚至在
耶稣复活之后都热切问
耶稣究竟是否要在这个时候建立
这里提到天上的飞鸟(32节),其正确的用意不是十分清楚;这句话可能只是要说明芥菜树的大小,因为小鸟的确可以栖息在这种灌木上51,但这未必能道尽其中所有的意思。有些释经学者认为这是论及教会搀杂的性质,但这似乎是作了过度的解释,虽然“天上的飞鸟”在圣经中有时候的确有祸害之意。我们最好是从一处旧约经文来解释它,这是该处经文的引句(但四14)。在那处经文中,枝子上的飞鸟,就像树下的动物一样,都是先知所见之异象的“布景幕”的一部分,只是说明所说之树的大小与重要性。那些喜欢将“鸟”字解作有害之意的人,必定非常倚重一些经文,如创世记四十19,约瑟向王的膳长解释他所作的梦,但这些乃是肉食鸟类,正如上下文中特别提及的。至于芥菜树的大小,有个故事说到一位拉比爬上他园子里的一棵芥菜树(见 Schweizer),但这必定是个例外。
50 这个实例说明了安德生的论点:比喻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寓言。贝罗对于所提及之“不晓得”,在科学论点上大肆发挥,彷佛意味着甚至连
耶稣自己都不晓得国度至终会采甚么形式化的。但这显然对经文作了太多的解释,即使所表达的科学与圣经其它部分是一致的。安德生较接近这段经文的重点,他说这个词组是描写一个天天发生在地上的神迹,是相当不受人类影响的。
51 见 BAGD, Kataskenoo 字的讨论:尤其是从但四21看来,该书所译之“筑巢”似乎比平常所译之“宿”更为可取。但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或许飞鸟是在吃种子(如一些释经学者所指出的),而不是在上“筑巢”。
iii. 比喻的总结(四33~34)
马可已经列举了
耶稣所用之比喻式教训的上述实例(显然不是毫无遗漏的记载),他现在用照他们所能听(或明白)的这句话,同时为使用比喻提出一个理由,也对比喻的使用分了仔细的等级。在
基督的学校中,除非在基础性的功课上能够驾轻就熟,就没有一个人能移到更进深的功课。对于外人而言,总是有比喻方式这个绊脚石有待跨越;只有对门徒才会私底下解释(34节),正如马可在几个地方清楚说明的。
C
加利利湖四周的事奉(四35~七23)
i.
耶稣平静风浪(四35~41)
在一系列的比喻结束之后,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段落,
耶稣在此将会被显明为大自然的主。这在马可福音中是一个新的启示,然而,如果
耶稣是神,这却是非常必要的启示;因为在律法与先知书中,神都被认为是自然界与自然现象的掌管者。神曾刮起一阵东风,在
36 马可是唯一一本福音书,告诉我们有别的船与
耶稣同在这里;所以,平静风浪就成了范围更广的怜悯神迹;其拯救对象不仅是一般快要下沈、饱受惊吓的门徒而已。我们或许也可以比较约拿书末了的话,“并有许多牲畜”(拿四11),强调了神的无限怜悯。其它船只同行的这个细节,当然也可能只是实事求是的马可写进来的一个琐碎而不相干的回忆,这使我们能够确定这件事的历史性。
37~39. 渡到湖那边去的航行,是出自于
耶稣的提议,而门徒则是带着毫不疑惑的信心顺服了。对于门徒而言,这更使得风暴的来临显得匪夷所思,而
耶稣轻松自在的态度则是相当令他们费解。他们的话语不只是带有责怪的暗示而已:夫子!我们丧命,祢不顾么?(38节)52
主在睡觉,不只显示出
40~41. 他们虽然没有信心,
耶稣仍然用一句话就把暴风平静了。但很不合情理的,门徒此时仍然害怕53;他们所要的
耶稣,乃是一个友善的、熟悉的人,而不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儿子。他们在变像山上的反应(九6),乃至在复活时的反应(十六8),在在都是一样的;比较启示录一17。
52 我们大可不必像魏顿(Weeden;IOM)一样,认为马可以贬抑的笔法描绘门徒,也是“辩证”的一部分。神学上站得住脚,也比较可能的解释是:在这些“
基督教奠基者”没有被理想化之前,马可精确地报导实情是众所周知的。谭内希(Tannehill,也是在 IOM 中)则从“文学”的角度来着手,是个比较健全的作法。他认为这是马可所采用的一种“劝勉的”方法,要使我们与这些犯错的门徒认同,因而可以有一个较好的思想架构:马可藉此“鼓励读者……与门徒联合”。
53 然而,这也可能是第三人称复数一个不定词词组用法,相当于法文中不定词 on,见 Moule,p.180。那么,这里所论到的乃是一般人,而不是特别论到门徒,指一般人对于刚刚所启示出来之
耶稣的神性普遍的反应。──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