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
B 主再来的日期(五1~3)
有些帖撒罗尼迦信徒似乎从关心已逝信徒在主再来时会如何,进而对自己的境遇将如何感到好奇。若只有存活者有分于那伟大的日子所要成就的事,而万一他们在这之前过世,则将无法参与。他们如何才能知道世界末了的情景呢?由于保罗已指出那些过世的忠心信徒,在主再来时要得尊荣的地位,所以这一难题已解决了;但他继续提醒他们日期的事情。
1. 首先保罗指出他们真的无需再接受有关日期的教导,因他在帖撒罗尼迦时已经说过。他显然认为他们已经知晓,所以信上无需再提。保罗用两个字来表示时间,即时候和日期(参徒一7)。前者(chronoi)是指按年代学上持续不断的观点来严格地表示时间,而后者(kairoi)则是用来指一件事的确切时间。虽然韩滴生认为前者是“持续的一段时间”,后者是“特有的一段期间”(NASB,“时候与时期”,但没有一个最后的认定),不过现代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差别不大。保罗的意思是说,他没有必要再写任何关于什么时候主要再来的事情。
2. 强而有力的开头“你们自己”(NIV 省略),提醒帖撒罗尼迦信徒,只要他们想想从前受教的,就会晓得这难题的解答。范莱发现译为明明(akribos)的字颇令人困惑;它不太具有保罗的风格(另见弗五15;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为“谨慎”),一般来说保罗不会用它来修饰动词“晓得”。最后他结论认为,保罗是借用且重复帖撒罗尼迦信徒写给他的信中的一个字;有些人接受这种看法。akribos 是指精确,但这里正确的解释似乎是说,他们对主再来这件事已有完整的认识,没有什么遗漏的。或许也是暗示说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绝对是根据主的话(像太廿四43;路十二39;参彼后三10)。
主的日子是一种旧约的表达方式,可回溯到阿摩司书五18。而阿摩司用这个措辞时显示它已广为所知;他不附和一般人,认为那只是一个异教徒受审判的日子,却强调
以色列人同样要被审判。但老观念似乎根深蒂固,许多人仍盼望
以色列的敌人被毁灭的那一天到来(认为神要审判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总是令人舒服一点)。新约中日子除和
基督外也和父连用(腓一6等),且以种种方式被提及。审判的观念保留下来(彼后二9的“审判的日子”就是其中一例),但强调的是个人而非整个民族的审判。“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参罗十四12)有助于澄清这种观念。
保罗用现在式“来到”(NIV 用“将要来到”)更生动地描述复临的情形。像贼一样来到的比喻,指出这件事是完全无法预期的,特别是在夜间(新约中夜间的贼只此一处)。撒母耳(Leith Samuel)论到 :“关于主再来的日期,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无法确知是什么时候”(参 LB,“你们明明知道没有人知道”)。它必要发生,但无法预测。
3.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主再来是意想不到的。当灾祸临到,他们仍说着“平安稳妥”(请注意,现在式正说表示主来时他们正在说这话)。别处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假想的平安的观念(耶六14,八11;结十三10,弥三5)。当人们沈迷于虚幻的平安里,纵使口中喊着平安,灾祸仍要临到他们。这里再一次用较为生动的现在式动词(“临到”),语言上则和路加福音廿一34有些偶合(例如“忽然”,aiphnidios,这个不常用的字在新约中只出现在这两处)。由于四福音的作者不同,因此这种偶合或许表示在保罗和他的朋友路加间有某种连系。
我们应该用“离开神”这个特有的观念来理解灾祸这个字(参帖后一9;该处也用同样一个字),而不只是灭亡。米利庚认为它传达的是“彻底且绝望的毁灭,是一切生命存在之价值意义的丧失”。产难的比喻可在旧约(赛十三6~8;耶四31等)和
耶稣的教训(可十三8)中找到同样的例子。这个比喻有时是强调那种疼痛,但这里则含有突然及不可避免两种意义。他们绝不能逃脱进一步表达出无法逃避的意思,这里保罗是用强调语气的双重否定用语 ou
me(见四15注释A 在主再
C 白昼之子(五4~11)
与非信徒的命运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在
基督里的人的境遇(第4节的你们是强调语气)。保罗用双关语来说明主的日子不会在
基督徒所居的白昼(或光明)中来到。他详述活得像白昼之子的思想。
4. 保罗表现出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心,说他们不会遭遇上述的灾祸。弟兄们(跟第1节的同样是感性的措词),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它的意思不单单是说“你们不是无知的”。现今的世界是一片黑暗(林后六14;弗六12),
基督把信徒从中拯救出来(西一13)。神使光照在我们心中,让我们知道
day should surprise you like a thief,中文和合本是“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支持 kleptas 的证据很有限,而且这种似乎是无意识的讹误,是为了使 kleptes 的语尾能呼应前面的 hymas。
5. 为什么那日子不会使他们震惊,有正反两面的理由。正面的是他们都是光明之子(参路十六8)。在闪语的惯用语法中,称为某种东西之“子”,即被赋予此物之特征的意思(例如“力量之子”就是“一个强壮的人”);“光明”是信徒显著的特征。它的意义不只是“在光明中”,更是
基督使他们获得的改变。白昼之子(新约中只此一处)和光明之子相似,因为白昼是光明的国度;但这不是一种单纯的重复,因为它在呼应“主的日子”(2节)。他们将有分于那伟大的日子的胜利;他们属于那伟大的日子;当那伟大的日子来到,他们的生命将得以完全。
在保罗鼓励信徒要正直地生活和提到享有主再来之福的人时,主词从你们改成我们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转变。他说我们(即“我们信的人”)是不属于黑夜或幽暗的。黑夜与白昼对立,而且或许是指当时而言(他们不属于当代,而是属于“主的日子”);幽暗(与光明对立)则是指一种跟神敌对的状态。
6. 所以(ara oun;在新约中只有保罗使用)对于必要的逻辑推论是一强有力的表达方式,它引导出一不可避免的结论。保罗用一个跟四13~15(koimao)中不同的字来表示睡觉(katheudo),虽然两者差异不大,但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这里这个字有时用来指对道德漠不关心(可十三36;弗五14)。对
基督的敌人来说,这是自然不过的,因为他们属于黑夜。他们被称之为别人(hoi
loipoi,“其余的人”),亦即所有的非
基督徒。
相反的,
基督徒被劝勉总要傲醒谨守。前一个动词是关于心智上的警戒,随时留心主再来(参太廿四42~43;廿五13;可十三34~37等),第二个动词则强调道德,责备一切放纵的行为。它可用来指避开酗酒的网罗,但这里似乎是隐喻的用法(像睡觉一样),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帖撒罗尼迦信徒沈溺于酒精之中,需要戒酒的忠告。保罗的意思是
基督徒必须节制自处,避免一切的过量;他们必须过平衡的生活。
7. 保罗所反对的行为是属于黑夜,而非白昼,而且他业已指出帖撒罗尼迦信徒是“白昼之子”。这里所用的表达方式不是比喻性的;保罗只是说夜间是人们睡和醉的时候(参徒二15)。他用两个不同的动词来说明醉,第一个的字面意义是“变醉”(这里用被动式;主动式意指“使醉”),第二个则是“酩酊”。不过无须强调两者的差别;事实上保罗把它们当同义字用,可说纯粹只是文体上的变化。
8. 但(相对于上述那些人)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其中我们是用强调语气的 hemeis;保罗所指的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我们
基督徒”,是我们这些属乎白昼的人。保罗重复有关节制的劝告,进而转入
基督军兵之盔甲的观念。这两种思想的关连性不明显,但在罗马书十三12~13有一类似的例子。或许是“提到警戒,所以使人产生哨兵全副军装在执行任务的观念”(赖富特)。保罗用不定过去分词(戴上)表示采取一种决定性且一劳永逸的步骤。保罗喜爱
基督徒之兵器的隐喻,因此多次应用它(罗十三12~13;林后六7,十4;弗六13~17)。不过细节上并非每次都相同,所以最好不要把它们太过相提并论;像以弗所书中的护心镜是公义,信心是盾牌,却没提到盼望和爱。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赛亚书五十九17;那里耶和华被形容成一位全副军装的战士。
这里我们又遇到信心、盼望和爱三大美德(见一3注释Ⅱ 感恩
得救是
基督为我们成就之一切伟大工作的概括性总称,有救赎及诸如此类的意思。它与盼望在一起显示,这里特别是指万物末世的结局。盼望是以
基督所成就的事为基础,直到最后救赎的全部奥秘揭露;这对
基督徒而言的确是一顶头盔,抵挡这个世界的攻击。
9. 我们之所以“盼望得救”,是因为神早已预定(etheto)的。这个动词虽“有点含混”(MiIIigan)不像“预先定下”(罗八29~30)那样精确,但仍清楚地将我们的得救,建立在神的主动作为上。信徒得救全在于神。
神并不预定我们受忿怒(有些译本更是译得辞不达意,像 JB 是“报应”;NEB 是“审判的可怕”;但保罗认为神在对付罪恶时是亲身且主动积极;见一10注释A 帖撒
得救(eis
peripoiesin soterias)意指“得着救赎”(JB,“赢得救赎”)或是强调被动的“被救赎”(赖富特)。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它经节左证(主动意义的有帖后二14;来十39;被动意义的有弗二14;彼前二9)。主动的意义似乎较为自然,但反对者认为那多少会使得救变成人自己的功劳,而保罗一向认为是神拯救了我们。不过布鲁斯发现被动的意义太“牵强”,令人难以接受。保罗这里是以末世观论得救,重点在于救赎仍有待“得着”(参罗十三11)。这不是说它是靠人的努力得到的,因为保罗马上接着说是借着我们主
耶稣基督得救。不论信徒如何居功,得救永远是神透过
基督所赐的恩典(参见弗一8~10;腓二12~13)。
10.
基督替我们死的目的是我们与
11. 保罗以勉励他们彼此劝慰(参四18)来结束有关主再来的信息。所以(dio)表示“基于前面经文所述的”;可能四13以下都包括在内。建立(buiIding up)是保罗常用的概念。动词 oikodomeo 在新约中多次以建立(例如太七24、26;译注:中文和合本这里译为“盖”)这一通用意义出现。
耶稣说要建造
保罗巧妙地以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来结束这段经文。他随时留意去肯定一切值得肯定的人或事。他的目的是劝勉和鼓励众弟兄走正路,而非斥责他们。
69 H. Vogel, The Iron
Ration of a Christian(SCM, 1941), p.102。
Ⅶ 一般性的劝勉(五12~22)
在结束这封信前,保罗扼要地提到一些其它的事。首先是会众对教会领袖的态度。情形很可能是,教会的领袖们谆谆训诫一些不工作的人,但是在劝勉时也许不够技巧,以致无法令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因而保罗概括地论及教会,敦促信徒要敬重他们之中带头的(12~13),接着仍是提到教会,特别是教会中的领袖,他建议他们要谨慎和忍耐(14~15)。
12. 我们劝你们是一种谦恭请求的语调;弟兄们则表示此一请求是对整个教会而发的。译成敬重的动词 eidenai 意即“了解”,其它地方很少这么用。大多数人认为它大致上有“感激”或“敬重”的意思,但摩尔(A. L. Moore)主张“答谢”(NEB)较正确。
劳苦、治理和劝戒三个分词前面只有一个共同的冠词,这表示所指的是同一群人而非三群,即独司这三种工作的长老们。弗瑞姆则反对这种解释,因为“当时是一个非正式且自愿领导的时代”;有许多人支持他的看法。但长老制度成立的年代相当早(徒十一30;十四23),而且是采取犹太会堂的模式,即使幼小的教会也被认为应该有长老(
基督徒聚会的地方一度被称为会堂,雅二2)。一个没有任何一种职员的组织或许能够存在,但总非常态;已有的证据指出,早期的教会不曾这样尝试过。我们不知道早期长老的确切职掌,当时这些可能也都还没严格界定。但这节经文显示有公认的领袖存在,不管其职掌为何,或是否称为“长老”(JB 译为“你们的老师”太过狭窄)。里果认为是正式的长老。
三个分词中的劳苦相当普遍;它正确地说是尽心尽力的辛劳(参一3该字名词的用法Ⅱ 感恩
13. 动词 hegeomai 在其它地方并没有所谓“尊重”之意(而是“斟酌”、“认为”或如帖后三15的“以”),但从上下文看来,新国际本英文圣经这种译法似乎是正确的。不过这里的用爱心又再次
赖富特认为保罗在这里“从特别的训戒,跳到具有广泛含义的原则性劝勉”。但下面的句子最好仍把它视为特别的训戒。显然教会的领袖未受充分的尊敬,他们的权威遭到抗拒。很有可能他们无法有效行使应有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也要彼此和睦的教训可说很合适。此一劝勉的对像是所有信徒(彼此),包括领袖在内,而不只是对一般信徒的有关顺从的规劝。寻求和睦是旧约的教训(诗卅四14),在新约中同样被看重(可九50;罗十二18;林后十三11)。
14. 这里的忠告特别适用于教会领袖。但对象是整个教会,而不是他们。意思是说,虽然长执对前面提到的那些事负有重责,却不是只有他们有义务去做;所有信徒都必须分担应有的责任。每个人都应随时准备去帮助不守规矩的人,跟那些灰心的人和软弱的人。
译为警戒的动词和12节的“劝戒”同一个字。不守规矩的人(ataktous)是一军事用语,指脱队的士兵。新约中只有这里用这个字,但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三6、7、11)也可找到该字的动词形式和副词形式。这个问题针对帖撒罗尼迦信徒而发,显然颇不寻常。戴宁说,这一组字汇“勾勒出一个自外于必要之规范的人”(TDNT,viii,P.48)。米利庚对此有一详细的注释,他指出在古代文献中这些字就是指“不守规矩的”。弗瑞姆引用米利庚一封较晚期且具更多有力之证据的信,但他自己认为这里不是指单纯的不守规矩,而是该受责备的怠惰(“游手好闲”)。一个
基督徒团体不容有这类行为存在。
勉励的注释见二11~123
除了针对特别状况者外,接着保罗也将对象扩及众人。动词忍耐(makrothymeo)是“易怒”(oxothymeo)的反义字,表示一种坚忍的观念。人容易失去耐心(不管其理由为何),但对
基督徒而言,恒久忍耐是其信条,而且是对所有人,不只是对其他
基督徒。这也是爱的要素之一(林前十三4)。
15. 这里保罗从第二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无论是谁都不可……”。不光是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整个教会对每一成员亦有责任。一般信徒如此,教会领袖亦不例外。每个
基督徒都得留心整个团体的表现。
在别处也用同样的希腊文动词和同样的以恶报恶(罗十二17;彼前三9;NIV 两者都用“以邪恶对邪恶”)来表示禁止报仇。它可追溯到
耶稣说过的一些话(太五43~44)或旧约(箴廿五21)。帖撒罗尼迦信徒遭受犹太人和外邦人的逼迫时,以牙还牙的想法必然深深吸引他们。但
基督教所教导的绝非经不起考验。对
基督的信仰是一种强韧的信心,得力于神,即使在最恶劣的光景中亦能活出美好的见证。
除了上述消极的劝勉,保罗又给他们积极的鼓励,常要追求良善(或“善”,RSV,agathon)。这个决定性的教训显然强过消极地拒绝“恶”,它不光是道德理想的追求,更指出了那实际有益于别人的,其精神在于以祝福对待咒诅,以友善对待敌意。它不是偶而做点好事,而是一种以
基督的爱为样式的生活(常要追求)。动词追求(diokete)有“极力追赶”之意,常用来指“逼迫”。有趣的是曾经是“逼迫人的”(提前一13)保罗竟然用这强烈的字来表明
基督徒行善的义务(参林前十四1;“追求爱”,提前六11;“追求公义”,林十二14;“追求与众人和睦”)。它不仅要行在弟兄姊妹之中(彼此相待),也要行在外邦人之中(待众人)。
基督徒的爱不受限制,爱所有的人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16. 当我们听到一个像保罗这样屡次遭受逼迫患难的人,却劝别人要常常喜乐,不免会有点讶异;但他早已学会忧患和喜乐可以并存(林后六10,十二10),他在患难中总是欢欢喜喜(罗五3;西一24;参徒五41;十六25)。所以他以恒常的喜乐来鼓励遭受苦难的教会(参一6)。在保罗给另一个马其顿教会的腓立比书中,也常出现喜乐的语气(参腓四4)。的确,在有关新约教会的描述中,不断地强调喜乐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表面上看,实在没什么可令信徒们喜乐的;但他们是“在
基督里”,知道
17. “祷告的本质在于向神献上诚实的心,而非动动嘴皮子”(赖富特),这才使我们能够实践不住地祷告(参路十八1;罗十二12;弗六18)的教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口头上的祷告,却可以每天以祷告的精神生活,完完全全倚靠神,感知
18. 保罗早已经知道“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即使在患难和试炼中,神仍教导我们宝贵的功课(罗五3~5),因此信徒不但不以为苦,且以为有益。这种对神的权柄和旨意的绝对相信,使保罗能以命令的口吻说凡事谢恩。要看出试炼的光明面或许不容易,但若神掌管一切,那么试炼必在神的旨意之中;
因为这是神……向你们所定的旨意,指示代名词这虽是单数,但所指的显然是上述三种教训,它们成为一体且互为归属。旨意没有冠词;它和四3的一样,不是泛指神所有的旨意。神让我们做其它事情,但这三种要求,无疑是神为我们所定的旨意的一部分。加进去在
基督耶稣里是保罗思想的特征。神的旨意在
基督里显明出来,且唯有在
基督里,我们领受那使我们能够实现神旨意的动力。
19. 动词销灭(AV“熄”)是灭火的本字(参可九48等);它用在圣灵相当贴切,因为圣灵出现时“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徒二3;参太三11),且给
基督徒的生命带来热与光。否定的 me 用现在命令式,可表示命令中止某一进行中的事情(虽然布鲁斯对此不表赞同;他认为是习惯性地节制)。
许多解经家认为这一教训,是对圣灵的奇特恩赐(例如说方言)而言,且觉得是与哥林多的情形成一对比。在哥林多保罗有必要劝那里的信徒不要太过依赖恩赐;据说在帖撒罗尼迦刚好相反,一些较保守的信徒,不赞成狂热地追求更多惊人的恩赐。不过这种解释虽有可能,但证据不充分,况且这几个字很平常。“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弗四30)是一类似的经文,但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它和奇特的恩赐无关。这封书信前面所提到的意志消沈、游手好闲、不道德和诸如此类的事情倒真有可能“销灭”圣灵(或使
20. 保罗举出一种显示圣灵工作的恩赐来讨论,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参林前十四1)。跟一些哥林多信徒一样,某些帖撒罗尼迦信徒,可能也有追求比先知的讲论(见林前十四章)更特出之恩赐的想法,例如说方言,而保罗或许就是要匡正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但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有一种更可能的推测是,曾经大量出现过与主再来有关的预言。历史上许多预言,几乎都是有关主再来的事,而每次的结果是使那些期待落空的人看轻预言。有的帖撒罗尼迦信徒对主再来的看法似乎过于狂热,而其它人则卤莽地排斥(见12节以下的注释)。因此说他们在这过程中藐视先知的讲论并无不妥。
新约显然很看重先知。他们和使徒相提并论(弗二20,三5),在形式上也只低于使徒(林前十二28;弗四11)。说预言是神(林前十二28;弗四11)或圣灵(林前十二10~11)所赐的。解经家严格地指出,先知是先见而非预言家,他们特有的职责似乎是劝勉(徒十五32;另参考林前十四章中著名的讨论,尤其是林前十四29~40节)。基本上先知是一个能够说“主如此说”的人;但也不应忽略这有时也的确包括了预言未来(徒十一27~28,廿一10~11)。
21. 保罗并不鼓励毫无批判地接受一切被称为先知者所说的话(这节经文以 de,“但”开头,NIV
省略)。他说但要凡事察验(参腓一9~10)。这是个概括性的教导,虽然用在察验属灵恩赐上,但并非局限于这方面(例如 NEB 译为“把他们通通察验”)。动词 dekimazo 常用来表示提炼金属,其意义可能即源出于此。首先它是指大概地察验,然后第二层含义是认可察验的结果。这里的意思显然是“避免轻易受骗”,“对所有自称出于神的,进行属灵的察验”。
大多数早期的希腊文注释家,把这几个字和据说是
耶稣说过的一句话“你要当合格的银钱兑换者”71联想在一起。如果这真的是
耶稣说过的话(显然很有可能),那么保罗写到这里时,它可能曾经闪过他的脑海中。总之他是采取同样的态度;詹姆斯(M. R. James)认为这段经文“的确是对
耶稣那句话的一个批注,表现了它的意义”。72但光察验不够:重要的是守住察验后所认定的结论。保罗写道,善美的要持守,他用的善美(kalos)这个字,有时是指测听真假的银元;它是相对于赝币的真币。帖撒罗尼迦信徒不应只看表面而胡乱接受;他们须察验,然后只要(且始终)紧紧守住那善美的。
22. 他们还应该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原文最前面有介系词 apo(从),是强调信徒“从”恶中完全分离出来(LB 译为“从每一种恶事中离开”;四3论及淫行也用同一个介系词)。这里
eidous(样)的意思有些疑义,同时恶事到底是名词或形容词也不确定。不过后者只是小问题,因为正如加尔文所言,在意义上没什么差别。eidos 则可以指外在的表相(路三22“形状”)或这里所指的“类、种、样”。有些人认为应该是“外表”(AV“仪表”),但这种说法经不起考验,而且不管怎样,保罗似乎不太可能只关心外在的表相。我们最好是把它的意义定位在“每一种显然可见的恶事”(没有抽象的意思)和“各样的罪恶”之间。这个字在新约其它地方虽然偏向前种用法,但在古代文献(见 MM)中有很多例子是用后一种,而从上下文来看,后一种似乎才是正确的意义。保罗是在督促他的朋友们远避各式各样的恶(参罗十二9)。
从“善美”跳到各样的恶事实具有深长的意义。善美是单一的,而恶事却是多样的;不管任何形式的恶都要远避。
70 F. J. A. Hort, The
Christian Ecclesia(Macmillian, 1897), p.l26.
71 见 J. Jeremias 著作中的探讨,Unknown Sayings
of Jesus( SPCK, 1957), pp.89~93。
72 M. R. James, The
Apocryphal New Testament(Oxford, 1926), p.35.
Ⅷ 结尾(五23~28)
三11~13,保罗以一段有关主再来的祷告结束这封信的第一个主要部分,这里亦然。
23. De(NIV 省略)是具有反义意思的“但”(译注:中文和合本亦省略)。保罗所劝勉的这些美德,以人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但他的祷告为他们指出那唯一能使他们如此行的力量来源,这里他提到神时称之为赐平安的神,在他其它书信的末尾也常有这类的语句(参罗十五33,十六20;林后十三11;腓四9;帖后三16)。平安(见一1注释Ⅰ
祷告中是希望神使你们全然成圣。在成为圣洁的过程中有属人的一面,即我们被呼召并献上自己去遵行神的旨意。但彰显于成圣之生命中的能力并非人自己的,而是神的,保罗的祷告反应了此一真理。就最深层意义而言,我们的成圣就是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它可能被归因于
耶稣(弗五26)或圣灵(罗十五16),但不管怎样都是神成就的。全然(holoteleis,新约中只此一处)具有整体与完全两层意义,赖富特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愿
祷告的第二部分,又愿你们整个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无可指摘(译注:NIV 译法)。有时它被当成支持“人的三分法”(Thomas)和“反二分法”的依据,其实可能不很适当(参可十二30的四分法和林前七34的二分法)。保罗不是在分析人的本质,而是迫切祈求他们全人能蒙保守。米利庚认为这三重诉求“是指人的整个生命,包括它的不朽性、位格和身体各方面”。
虽然三者同时是主词,但从动词和形容词整个的都是单数看来,这里强调的显然是人的一体性。原希腊文中整个的(holokleron)是在叙述语而非修饰语的位置,因此正确的意思是“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完整”(参 RSV“得蒙保守稳固”;译注:中文和合本是“得蒙保守……完全”,“完全”是叙述语)。这个字是指“各部分都得完全”。七十士译本中它用来形容筑祭坛的石头(申廿七6),腓罗(Philo,译注:一犹太作家,主前20~主后50)和约瑟夫(Josephus,译注:一犹太史家,约主后33~95)则用来指献祭的牲品。因此有可能是保罗想到献上全人作活祭的观念(像罗十二1中的一样)。祷告希望整个人无可指摘,这个用语在新约中只见于这封书信。在一些帖撒罗尼迦的古墓碑文中也可发现它的存在(Milligan)。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与后书中,对主再来着墨颇多,因此祷告中也适当地提到这个主题。他不是祷告说他们能蒙保守,直到主再来;而是说在(en)我主
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他们得蒙保守,亦即他们在届时将要发生的事当中(包括审判)都会被保守。
24. 这一个祷告是以确信会得到回答的信心而提出的,那是一种因为神是信实的(参林前一9,十13~林后一18;帖后三3;提后二13;来十23,十一11)而产生的确信。屈梭多模(Chryso-stom,译注:主后344~407,曾为君士坦丁堡主教):“保罗是说,并非由于我的祷告才成就这事,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
25. 当保罗请求帖撒罗尼迦信徒(他称他们为弟兄们)为他祷告时(亦见罗十五30;弗六19;西四3~4;帖后三1~2;另参腓一19;来十三18),我们看到他非常人性的一面。虽然他有很大的恩赐,在教会中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但他仍需要他的朋友们的代祷。
26. “在古代一个人向尊长问安,是用嘴亲手、胸、膝或脚,向朋友则亲他的脸颊。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主前484~425)说,亲嘴是波斯人的习俗,犹太人可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73新约时代的亲嘴,可能是主人向客人问安的方式(路七45),它是一个表达善意的动作,而这正是犹大之吻之所以可憎的原因(路廿二48)。我们对于早期教会中的亲吻习俗所知有限,但可以肯定通常是男人对男人,女人对女人,且只限于亲脸颊。不过特土良(Tertullian,主后第二世纪末)提到一个为人妻子的和“弟兄中的任何一位”交换亲嘴(致妻书,ii.4)。亲嘴在新约中和敬拜的活动没有关连,但当时
基督徒聚在一起崇拜时,一定很自然的会互相亲嘴,因此它后来成为圣餐仪式(虽不局限于此)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译注:约主后150~215)不满那些“使亲嘴声响彻各教会”的人,而且说“滥用亲嘴……引起卑鄙的疑心和坏名声”(教导者 iii.12)。这种过分的情形导致得加以限制,例如使徒宪典(Apostolic Constitutions,主后第四世纪文献,其中也包含一些较古老的资料)规定只能与同性亲嘴。
保罗意思是“我给众弟兄亲嘴”(林前十六24,“我在
基督耶稣里的爱与你们众人同在”);那是他给帖撒罗尼迦信徒一个温暖的问候。新约另外还有地方提到这种圣洁的亲嘴(罗十六16;林前十六20;林后十三12)和爱心的亲嘴(彼前五14)。
保罗说与众弟兄……问安而不是单纯地说“彼此问安”(见导论:“1 分裂的教会”第四、五段1 分裂的教
27. 这里语言的力量令人惊讶。我指着主嘱咐你们意思是“我因你们誓为
基督徒而嘱咐你们”,动词 enorkizo 显然是 horkizo 的加强式(我们以为他会说“别忘了这封信是要读给众人听的”)。虽然用“我”(而不用“我们”)无非是表示保罗在这里亲笔加上几个字,但也可以说另含深意。
要解释这种强烈的嘱咐并不容易。有人以为它是针对一个不合一的教会而发,即有些人不希望别人听到这封信,或者他们自己不想听。不过这个教会虽一直有些紧张存在(正如我们所提到过的),却没有证据显示有严重的分裂。我们也很难想象保罗会称赞这样一个教会。同样的,也有人认为它是最早的书信之一,而当时尚未有向众人读信的习惯。但若只是这么单纯,似乎并不需要“我嘱咐”!赖富特认为保罗也许已预感“他的名字和权威可能会被误用。后来发生的事情(帖后二2)证实此一怀疑。”不过这种说法虽然可能是正确的,但诉诸不确定的预感来解释艰深的经文实在冒险。
最佳的解释似乎是,保罗和帖撒罗尼迦信徒在极恶劣的情况下,仍极渴望再相见。保罗用强烈的字眼,是为了使他的信息确实传达给每个人,而且单纯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一直未能回到帖撒罗尼迦显然并非他的错。也可能是他特别关心那些失去亲友的人,希望他们都能听到信中的信息。他要确定他们不致于错过他对他们的安慰。
念(anagnosthenai)是“读”或“朗诵”的意思。有人认为古代读书总是要出声,但是雷克和贾博瑞(Cadbury)坚持,“那些受过教育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没有学会默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见徒八30)。米利庚曾举出这个字在读和朗诵两种意义上的例子。这里它的意思显然是“朗诵”。虽然公众崇拜中的朗诵后来成为一种惯例,保罗的信在当时的教会中也已被视为神圣的圣经,但这里并未含有在崇拜中朗诵之意。
28. 跟世俗惯用的尾语“再谈”(erroso,errosthe)不同的是保罗总会作一个祝祷。这节经文是典型的例子,而在其它书信有的是增加一些(例如林后十三14的三位一体式),有的是缩短一点(西四18;另外如提前、提后等教牧书信)。保罗有个习惯是,在抄写员记完信的主要部分后,亲笔写下结尾语(帖后三17)。保罗亲手落笔之处,每封信不同(参加六11),前面27节因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所以最有可能。
73 Crawford H. Toy,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roverbs(T. & T. Chark, 1899), p.453, n.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