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经丛书


启示录第一章
 神给人的启示(一1-3)
这本书一般称为启示录(Revelation),亦有人称之为默示录(Apocalypse)。本书一开始便说道:‘耶稣基督的启示’,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这本书是一部有关耶稣基督的启示的记叙,而是指出写作这部书的启示,是从耶稣基督而来的。启示一辞的希腊文是apokalupsis,这个字有着本身的历史背景。
(一)Apokalupsis这个字是由两个字根组成。Apo是移离的意思,而Kalupsis则是一块用来遮盖东西的幕。因此,Apokalupsis合起来便是揭示、启示之意了。最初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宗教名词;它含意很简单,就是指把事实揭露出来而已。蒲鲁他克(Plutarch)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引用这个字,并且饶有趣味(How to tell a Flatterer from a
Friend, 32。如何分辨谄媚者与朋友,第卅二)。蒲鲁他克引述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有一次当众严辞责备他一个忠心的门生,结果这个年青人跑到外边,吊颈自尽。‘从那时开始,毕达哥拉斯当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绝不会对任何人加以责备。因为过失犹如不洁的病症,而一切的责备和隐私的揭露(apokalupsis),都应该在私底下进行的。’而apokalupsis这个字,后来便演变为基督徒专用的名辞了。
(二)这个字用作 神向我们启示
(三)它用作 神向人启示
(五)它又有一个特别的作用; 神在末日的时候,把
在我们未察看启示(apokalupsis),这个字的专门用法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注意两件事。
(一)这启示与圣灵的工作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弗一17)。
(二)我们在这里必然可以看见一幅基督徒生活的完整写照。因为当中每一部分,都因着 神的启示,而给显现出来。我们所当作的,所当说的, 神都给我们启示明白。
现在让我们查考一下启示的专门意义,而这意义与本书有着密切的关联。
犹太人早已放弃以人力来证明他们就是 神选民的念头。他们现在所盼望的,只是 神的直接临在和干预。在这一点上,他们把时间分为两个部份──现世,完全在恶者的掌管之下;来世,是 神的时代。在这两个时间之中,乃是一段可怖的磨炼日子。在新约和旧约之间,犹太人写下了无数的书籍,都是描述末日前恐怖的异象,和来世所带来的福祉。这些书本,通称为启示文学(Apokalupsis);我们现在所读的启示录,就是这类书的一种。在新约其它经卷中,我们再找不到类似的经卷,但它乃是两约间一种颇为流行的文学。这时期的作品,大多是奔放难懂;因为它们所要描述的,正是笔墨所难以形容。由于启示录所要描述的内容的关系,造成这本书这样的难以了解。
 神启示的方法(一1-3)(续)
这一小段经文,对 神的启示如何传达给人,有着一个非常精确的描述。
(一)启示始于 神,
(二) 神把这启示赐给耶稣基督。圣经的记载从来没有把耶稣作为第二位 神看待;相反的,圣经一直强调耶稣基督对 神完全的倚赖。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约七16)。‘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的权柄去作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约八28)。‘我没有凭着自己讲甚么,而是那位差我来的父亲命令我怎么说,怎么讲。’(约十二49,现代本)耶稣赐给人的真理,是从 神而来的。正因为这个缘故,耶稣的教训是最独特的和最具决断性的。
(三)耶稣藉着
(四)最后, 神的启示传达给约翰。在 神整个启示的过程中,使人最堪告慰的,就是人在 神的启示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神需要找一个值得
(五)现在让我们看一看约翰所得的启示,其中的内容究竟。这启示是‘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出来’(一1)。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字眼。首先是必要。历史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历史有着它本身的目的意义。第二是快成。我们在这里得着一个有力的证据,我们不能把启示录视为一个神秘的时间表,用来推算千年以后所要发生的大小事情。正如约翰在异象所见,这些事很快便会显露出来。启示录的内容意旨,必须以作者当时的背景去理会。
 神的仆人(一1-3)(续)
在这段经文中,仆人一词先后出现了两次。 神的启示要传递给
我们试看圣经里面,仆人一词究竟引用在甚么人的身上;这是个相当有趣的学习。
亚伯拉罕是 神的仆人(创廿六24;诗一○五26;但九11)。
从以上胪列出来的经文,有两点要注意。
(一)备受景仰的伟大人物,皆以成为 神的仆人为最大的荣誉。
(二)我们要注意到这些仆人的服事范围是极其广阔的。摩西传授律法。亚伯拉罕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天路客。大卫是位牧童,后来成为以色列杰出的游吟诗人;也是以色列民族的一位君主。迦勒和约书亚是果敢杰出的军人。以利亚和以赛亚是先知,也是 神重用的仆人。约伯,在苦难中仍然忠信不贰。使徒把耶稣的故事与人分享。每一个基督徒──皆是 神的仆人。凡是心存顺服,愿意为 神作工的,不论是谁, 神一样可以使用他。
 神的福祉(一1-3)(续)
这段经文以三重的福祉作结。
(一)读这话的人便为有福。这里所指的读者,并不是私底下研读的人,而是指在会众面前,公开宣读这经卷的读者。诵读圣经是犹太人崇拜秩序中的核心(路四16;徒十三15)。在犹太人的会堂里,一般有七位普通会众轮流担任读经,假若有祭司或利未人在座,则由他们首先诵读。基督教的崇拜大致上都是从犹太会堂的崇拜蜕变出来,所以读经很自然的使成为他们崇拜的中心了。游斯丁(Justin Martyr)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对初期教会的崇拜情况有所描叙;当中包括诵读使徒的回忆录(即福音书),与及先知书(游斯丁Justin Martyr一67)。读经员(Reader)很快使成为教会一个专设的职份。特土良(Tertullian)对异端其中的一个指斥,就是指他们很随便的,把一个未经训练的人员迅即擢升为教会的读经员。他写道:‘今天他们通过选任某人作他们的主教,到了明天又另选一位;今天是作执事的,但明天便是读经员了’(特土良,反异端之对策On 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tics,第四十一)。
(二)凡听见这话的人便为有福。今天能够以母语来聆听 神的话语,这是一件值得记念和庆幸的事。这样的一个权利,是用很大的代价买回来的。为了叫我们得着这个权利,不知多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一段很长的日子,专职的圣品人教士,一直要把这权利据为己有。而直到今天,以母语来传达圣经,仍然是我们不折不扣的使命。
(三)凡遵守这话的人便为有福。有机会听闻 神的话,当然是一种权利;而遵行这些话却是我们的责任。对 神的话,听后随即忘掉,或是故意漠视的,这人决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由于时间的短促迫切,这些教训益形确实。日期确实近了(一3)。初期教会生活在一个活泼的盼望中,他们时刻在等待耶稣基督的来临。基督的来临乃是他们‘在苦难中盼望的确据,以及提醒他们时刻注视眼前的警告。’基督徒除了这点确据以外,关于将来在甚么时候被召见主,实在一无所知。为了让自己满怀信心见主面,人除了要留心恭听主的话以外,他必须把自己的生命降服在主的面前。
我们要注意,整本启示录,一共提及七种福祉。
(一)第一种福祉是我们刚刚叙述过的,我们可称之为诵读、聆听和遵从 神话的福气。
(二)第二是从今以往,在主怀中死去的,便为有福(十四13)。我们可以称之为基督在世上的朋友的属天福气。
(三)第三是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便为有福(十六15)。我们可以称之为儆醒的朝圣者的福气。
(四)凡获邀请在羔羊的婚宴坐席的人便为有福(十九9)。我们可以称之为作 神客人的福气。
(五)凡在首次复活有份的人便为有福(廿6),我们可以称它为死亡不能加害的福气。
(六)凡遵行本书预言的人便为有福(廿二7),我们可以称它为 神话语之聪明读者的福气。
(七)凡照着
这些福气是为每一个基督徒而预备,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获得的。
信息及其目的(一4-6)
启示录是一封写给在亚西亚的七个教会的信。新约中所指的亚西亚,并不是亚洲大陆的亚细亚,而不过是罗马治下的一个省份。这地方曾经是亚他乐三世(Attalus the Third)的国土,但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嘱咐把他的国家转交给罗马人管治。它的范围包括小亚西亚以西的海岸,地中海的沿岸地区;内陆的地方则包括弗吕家(Phrygia),每西亚(Mysia),迦尼亚(Caria)和吕家(Lycia);而它的首都则在别迦摩。

这七个教会的名称,见于第十一节──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和老底嘉。当时在亚西亚的教会,自然不只这七所。其它的教会,有在歌罗西的(西一2);在希拉波立的(西四13);在特罗亚的(林后二12;徒廿5);在米利都的(徒廿17);与及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丢(Ignatius)在信中所提及的马内夏(Magnesia)教会和他拉勒(Tralles)教会。这样,约翰为甚么只致函这七个教会呢?其中的理由,不止一端。
(一)这七个教会可以说是位于七个邮政区的中心所在,若把他们联贯起来,则形同一条圆通的干线,可以贯通内陆各地的省分。特罗亚处于边隅的一角;而希拉波立和歌罗西与老底嘉距离不远,徒步可达。至于他拉勒、马内夏和米利都,则与以弗所相当接近。故此当这七个教会接到书信之后,很容易便可以把它转达到其它地区的教会去。由于昔日书信全属手抄,得来不易,因此每一封信的目的地,自然是以最便利的途径,接触到最多的信徒的教会为首选了。
(二)启示录的读者只要稍为留意,自然会发觉约翰对‘七’这个数目情有独锺。‘七’这数字出现过五十四次。例如七个金灯台(一12),七星(一16),七灯(四5),七印(五1),七角和七眼(五6),七雷(十3),七天使,七灾和七个金碗(十五6,7,8)。古代的人认为‘七’字是个完全的数目,而这个意念贯串着整部启示录。
基于这点,有些早期的圣经注释家便得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七’是完全的数目,因为它代表着完整无缺(completeness)的意思。因此,有人便提议约翰写信给七所教会,其实就是写信给整个教会。最早的新约经目叫做穆拉多利经目(Muratorian Canon),对启示录一书有这样的描述:‘虽然启示录在名目上是写给七个教会,但约翰同其它人一样,是对着整个教会而发为文字的。’假若我们再看约翰在启示录他自己所说的话,这个意思便来得更为明白:‘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二7,11,17,29;三6,13,22)。
(三)以上所举,解释作者拣选这七个教会的理由,表面看来非常充分;但还有一个因素,是更为有力的,那就是作者在这七个教会有着特殊的权柄。从某一角度来说,这七个教会乃是作者他的教会;他把要表达的信息首先传给对他最为熟稔、最为爱护的教会,然后透过他们传递给每一世代的所有教会。
祝福及其来源(一4-6)(续)
一开始约翰便以 神的祝福向他们致意。
约翰愿他们得着恩惠;这恩惠是 神奇妙的爱所施的分外恩典,本是他们所不配受的。约翰又愿他们得着平安;这平安查理(R. H. Charles)有很优美的描述:‘平安就是 神藉着基督与人重新建立的一种和谐。’在这句问安词中,有两点是颇不寻常。
(一)约翰给教会的祝福,是从那昔在、今在和以后永在的 神而来。这祝福本身就是 神名号的一个通称。在出埃及记三章十四节, 神的话临到摩西的身上:‘我是自有永有的。’犹太的拉比对此的解释: 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希腊人则称:‘宙斯(Zeus)昔在、宙斯今在、宙斯永在。’俄斐乌的信徒(Orphic Worshippers)则谓:‘宙斯是始,宙斯是终;宙斯是首,宙斯是中;万物皆源出宙斯。’希伯来书就是继承了这个传统,发而为美丽的文句:‘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
为要对这话有一个完满的了解,我们得要从希腊文来留意察看。为要表示对 神的敬意,约翰并没有受到文法的束缚。第一句的词组英文译来当是:从
约翰这种惊人语法,还没有完。第二句词组是:从
was在希腊文文法应该是一分词(participle)的形式。而奇怪之处,乃是因为这个动词eimi(tobe),并没有过去分词(past participle),惟有借用另外一个动词gignomai的过去分词genomenos来表达。而gignomai这个字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它不单可以解作存在(to be),并且含有改变(to become)的意思在内。约翰觉得这个动词(becoming),既然含有改变的意思,把它与 神拉在一起,自然大大不妥,于是他决定不予使用,宁可用文法不许可的形式──from the he was──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个用法是前所未见的。
约翰写作启示录的日子,是一个惊惧恐怖的时代,在他心中,只有一位永不改变的 神;于是他宁可以这样粗糙的文法,来表达内心的信念。
七灵(一4-6)(续)
任何人看过这段经文之后,必会为作者这样描述三位一体的 神而感到万分诧异。我们一般说圣父、圣子和圣灵。这里我们所见的,是 神父,耶稣基督子,却用
(一)犹太人常常谈及七位天使的出现,他们并且以一个很雅致的名号来称呼他们:首七位洁白的天使(以诺壹书九十章廿一节)。这七位天使也就是我们所称为天使长(archangel)的:‘他们在上主荣耀前站立和进入’(多比传十二章十五节)。他们的名字称谓不一,但一般称之为乌利尔(Uriel)、拉斐尔(Rafael)、拉基勒(Raguel)、米迦勒(Michael)、加百列(Gabriel)、西迦勒(Saiquael)和耶利米耳(Jeremiel)。他们都各有专司,负责看管地上的元素──火、空气和水──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的守护天使。他们是 神最显赫、最亲密的仆人。因此,有些人便认为他们就是这里所讲的七灵。但是这个可能性不高;天使虽然有他们特殊的高位,但到底他们是受造之物。
(二)第二个解释是把七灵与以赛亚书十二章二节,这一句著名的经文连在一起。七十士本,希腊文的旧约圣经,这样写道:‘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圣灵的七重恩赐这一个伟大的概念,便是以这一段经文作为基础。
来吧!圣灵,愿感动我们的灵魂
光照之以天火;
尔乃膏抹人心之圣灵,
谁得着你底七重恩惠的施与。
正如比塔斯(Beatus)所说,圣灵只有一位,却具有七种的福惠。在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圣灵的七种恩惠的时候,自然的我们会把圣灵看作七灵,每一灵分别把丰厚的恩惠赐予世人。故此有人认为这七种圣灵的恩赐,衍生出 神宝座前七灵这一个意念。
(三)第三种解释,则把七灵与七个教会相提并论。在希伯来书二章四节,我们读到 神赐下‘圣灵的恩赐’。恩赐是从merismos翻过来的,merismos真正的意思是一份份(shares)。‘圣灵的恩赐’的意思,就好比是说 神把圣灵一份份的恩惠与所有人分享。因此,这里的七灵乃是代表 神把圣灵一份一份的恩赐,分别赐给七个教会。意思即是说,每一个基督徒的团契,没有不得着圣灵的临在,圣灵的能力和圣灵的光照。
耶稣的名号(一4-6)(续)
在这段经文里,作者以三个伟大的名号加诸耶稣基督的身上。
(一)
(二)
(三)
耶稣替人类做了些甚么(一4-6)(续)
以这样华丽的铺陈,描述耶稣为人类所做的一切,在圣经中并不多见。
(一)
正如约翰所体会的,耶稣
对钦定本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和很重要的更正。现在所有新的译本,已经把‘藉着羔羊的血,洗净我们的罪’,这一句耳熟能详的经文的错误纠正过来,而这一句译文便再没有圣经的权威了。钦定本在这里所描写的句子,使人看来意思摇摆不定。但当我们清楚知道约翰的意思,是指耶稣付上自己的血作代价,把我们从罪恶中释放出来的时候,我们不禁为之释然。耶稣基督的血,也就是说整个救赎是用耶稣基督的生命作代价而换取得来的。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要点。我们必须彻底了解作者所用的两个动词的时式。约翰是这样写的:耶稣爱(loves现在式)我们,并且把我们释放(set us free过去式)。爱是用现在式写出来,意即 神在基督耶稣里的爱是时刻继续的。把我们释放是采用过去式的动词,希腊文过去式的动词(aorist)是指一件在过去已经完成了的事。基督已经一次过在十架上把我们从罪恶的捆缚中释放出来。换言之,十架发生的事已经在历史里一次过的完成了,而这件成就了的事,在 神没有止息的爱中,仍继续不断向人类表达出来。
(二)耶稣使我们成为国民,作 神的祭司。这句话是出于出埃及记十九章六节:‘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耶稣替我们做了两件事情。
(甲)
(乙)
要来的荣耀(一7)
从现在开始,差不多在每一段经文中,我们都可以看见约翰不断的引用旧约的经文。他对旧约是那样的沉醉,教他下笔之处,不能自己的便要引用旧约的经文。这一点是相当有趣而又极其重要的。约翰生活的时代,要作为一个基督徒,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他自己便已忍受过放逐、禁锢和劳役的滋味;而当时要接受人类最残酷的死刑的信徒,为数亦不在少。在此情况当中,要保持勇气和盼望的最好方法,便是谨记着 神乃是一位从不会叫人失望的 神;而
在这段经文里,约翰写出了本书的标语,也为全书立下了它的纲目。这就是作者对基督从荣耀中再来的确信,以及基督从残暴的敌人手中,把饱受迫害的信徒拯救出来的盼望。
(一)对基督徒来说,基督的再来是一个
(二)对基督的敌人来说,基督的再来是一个威胁。为了说明这一点,约翰再次引述旧约撒迦利亚书十二章十节:‘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在这番话的背后,有着一个故事。 神把一个好牧人赐给
作者这些话本是指犹太人和罗马人而说的,因为他们把耶稣钉死。但是每一个世代的人,都因罪的缘故,把耶稣一再的钉在十字架上。这日子要快来了,在那时候,从前对
这段经文最后以两个感叹词作结──‘这话是真实的!阿们!’这两个字在希腊文是:nai和amen。前者是希腊语,后者却是希伯来语;而两字同解作一个庄严的认同──‘对啊!真的!但愿如此!’同时间采用希腊和希伯来语来表达他的意思,约翰的用意是要强调其中的庄严肃穆。
我们所信赖的 神(一8)
作者在这里以极精妙的文笔,描写出我们对 神的信赖和崇敬。(一)
(二) 神是今在、昔在和以后永在的。换言之, 神就是永恒的。当时间还未开始的时候,
无论是生是死,无论是世界是地狱,
无论是时间之摧残如何肆虐,
断不能把我们自
亦不能使
将要来的每一刻,皆满溢
如同
自最初的一刻,

(三) 神是全能的。全能的希腊文是pantokrator,这个字是用来描写那一位统治万有者。
我们可以指出一个有提示性的统计:这个字一共在新约中出现过七次。其中一次是在哥林多后书六章十八节引述旧约的经文,其余六次则全部出现于启示录。这显示出这一字为约翰所特别钟爱。试想想他写这本书时的环境,当时武功强盛的罗马帝国,正要起来打击基督的教会,地上的王国,又有谁能抵挡得住罗马呢?而这一群‘缩瑟战栗的羊群,因为基督的缘故,而被人视作罪犯’,他们面对着罗马的迫害,到底是否会有一线生机呢!从人的角度看来,基督徒教会的大势已去;但若心存此想,这实在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全能的 神(God thepantokrator),在
希腊文的旧约圣经,在描述万军之耶和华时,就是引用这一个字的(摩九5;何十二5)。约翰后来在一节异常重要的经文中,也是引用了这一个字:‘主我们的 神,全能者,作王了。’(启十九6)。倘若在这样一位全能 神的手中得着覆庇的话,还有谁敢动他们的脑筋呢?倘若基督的教会,有着这样一位全能的 神作后盾,只要教会能忠于上主,这样便再没有任何东西胆敢去碰她的了。
我的光阴在你手,
我要时刻信赖你,
并且,于死后,在你底右手,
我要永远侍候。
藉苦难进入天国(一9)
约翰并没有以任何正式的名衔来介绍自己,他只说自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患难中有分的同道。他之所以有资格这样子说话,正因为他已经尝过他们所要抵受的一切。以西结在书中写道:‘我就来到提勒亚毕,住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那里,到他们所住的地方,在他们中间忧忧闷闷的坐了七日。’(结三15)。坐在安乐椅上,而要向人谈论忍耐之道;自己贪生怕死,却在大谈英雄气概,二者同样是令人难以置信。只有亲身体验过其中甘苦的人,才可以对别人提供具体的帮助。印第安人有一句话:‘除非穿上鹿皮鞋走一天的路,否则不要随便对人妄下批评。’约翰和以西结之所以可以站起来讲话,因为他们经历过患难的人所经历的患难。
约翰将患难、国度和忍耐这三字连在一起。患难的希腊文是thlipsis。Thlipsis的本义是指压力;举例来说,它可以用来描写一块压在人身上的巨石所造成的压力。初时这个字的用法,一直是沿用着字面的解释,直到新约的时候,才把这字用作因迫害所带来的压力。忍耐的原文是hupomone。Hupomone并不是描述因打击而屈服与忍受的被动情态,它所要描写的是一种刚强和克制的精神,这精神导引出侠义和果敢的行动,从苦难中结出光荣的果子。当时基督徒的处境,正如约翰所见的,人人都要面对迫害所带来的苦难和恐惧,这些都是末日之前必要发生的事情。他们对天国(basileia)满有盼望,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进入 神的国度,人生的目的便是以天国为指标。从患难(thlipsis)进入天国(basileia),从苦楚到荣耀,唯一的途径便是要透过果敢刚强的忍耐(hupomone)。耶稣说过‘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廿四13)。保罗对国人说:‘我们进入 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在提摩太后书我们会读到:‘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
进入 神国的方法就是忍耐。在未曾查看下一段经文之前,我们还须注意一件事。基督徒的忍耐必须从基督的身上找寻,因为
放逐者的海岛(一9)(续)
约翰告诉我们,当启示录的异象临到他的时候,他是在拔摩岛。依初期教会的传统说法,一致认为他是在罗马皇帝多米田统治时,被放逐到拔摩岛的。耶柔米(Jerome)认为约翰是在尼罗王登基后十四年被放逐,直到多米田驾崩那一年才获得释放(伟人志,第九。Concerning Illustrious Men,9)。这即是说约翰是在主后九十四年被逐,到了主后九十六年才获释放。
拔摩岛是个荒芜的砾石小岛,是一系列称为斯波拉谛群岛(Sporades)其中的一个,岛长十哩,阔五哩。形如新月,岛端朝东,故此是个优良的天然海港,距离小亚西亚海岸约有四十哩。它的地理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航海者从罗马往以弗所的话,拔摩岛便是最后的一个避风港了;而回航的时候,它也就是第一个的安全港。
把犯人放逐荒岛是罗马政府一种常用的刑罚,而且大多是用来对付政治犯的;在罗马人的酷刑中,这种刑罚并不算过苛。放逐的刑罚包括褫夺了公民权和一切产业的失去,只是孑然一身,保留着一条性命而已。不过放逐者并没有遭受虐待;而且在岛上并不须受系狱禁锢之苦,自己可以随意在岛上活动,以上的情形乃是指政治犯的待遇,但约翰的处境则并不相同。约翰是一个基督徒的领袖,而基督徒就是不法之徒。使人觉得希奇的,便是他竟然并没有立即被处死刑。约翰的放逐生涯是要在石矿伤充当劳役。据篮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所说,约翰在放逐之前,‘要先受严刑拷打,然后扣上牢固的脚镣,衣履褴褛单薄,食物稀少不足,睡觉的地方是黑漆监牢内光秃的地面。操劳役的时候,要由手执笞鞭的军人看管。’
拔摩岛的情况在约翰的著作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到了今天,游客到访拔摩岛时,仍可以在导游的指点之下,清楚看见峭壁上的一个洞穴,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四周的海洋。据说约翰就是在这个洞穴内写述启示录的。从拔摩岛上观海,景象是异常奇伟的。正如史策恒(Strahan)所谓,启示录满篇是‘目无边际的大海的景观和涛声’。海(thalassa)这个字在启示录中出现了不下二十五次之多。史策屯写道:‘再没有别的音乐,比拔呼岛“众水之声”所谱成的乐章更为悦耳;再没有别的日出日落的景象,比拔摩岛的像“火球抛进一个琉璃海”那般壮丽的;再没有别的渴望,像作者想望这个阻隔的大海不复存在的更为真切。’
约翰是为 神所赐的道,而放逐到拔摩岛岛上,历尽这一切的苛役,困苦和疲累。若是从希腊文的句法来解释,为 神所赐的道这句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它可以指约翰前往拔摩岛讲道。第二,可以解作约翰退隐到拔摩岛孤僻之处,接受 神的话语。第三,可以指 神把异象启示给他。但我们深悉这是由于约翰对 神道的忠信不贰,和他坚决传讲耶稣基督的信息,因而被放逐到拔摩岛来。
在主日被圣灵感动(一10,11)
从历史的观点来说,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圣经章节,因为这是第一次在文字上提到‘主日’的地方。
我们经常提到‘主的日子’,是一个充满着烈怒和审判的日子,这就是当现世所有的邪恶完全被粉碎,迅即转变成来世之前的一个日子。有些人以为约翰在这段经文所讲的,是一个‘主的日子’的异象。他预先看见那日将要发生的惊骇事情。不过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而事实上按照经文的字句来看,当作‘主的日子’意思并不贴切。
我们可以颇为肯定的说,约翰所讲的主日,一如我们日常惯用的‘主日’,而这个名词乃是第一次在文字上出现。
那么基督教会怎样会停止在礼拜六举行安息日崇拜,而改在礼拜日守主日呢?原来安息日是纪念 神创造宇宙后而安息的一天;主日是纪念耶稣从死里复活的日子。
早期的基督教著作引述到‘主日’的地方有三处。在一本称为十二使徒遗训(The Didache、The Teaching of the Twelve Apostles)描写基督徒崇拜与初信指南的手册中,记载着一句这样的话:‘在主日我们相聚和擘饼。’(十二使徒遗训十四章一节)。安提阿的伊格那丢(Ignatius of Antioch)曾写信给马内夏(Magnesians)的信徒,描写基督徒‘再不是为安息日而是要为主日而活’(伊格那丢致马内夏人信九1)。此外,撒狄的墨利托(Melito of Sardis)也曾写过一篇‘关于主日的约章’(Concerning the Lord's Day)。基督徒到了第二世纪初期的时候,已完全放弃了在安息日崇拜的习惯,于是主日便正式公认为基督徒礼拜的日子了。
有一点我们似乎是可以肯定相信的。这一切早期的左证,完全是来自小亚西亚,故此守主日的最初习惯一定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但有甚么特别原因要基督徒每星期一次规定在星期开始的第一日守主日呢?依照东方的习惯,每逢一个月和一个星期当中的某一天,这一天被称为Sebaste,意思是指‘皇帝的日子’(The Emperor's Day)。基督徒守主日一定是从这个习俗蜕变出来的。此后他们便敬虔遵守七日的第一日为他们的主的日子。
约翰被圣灵感动。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他进入一个狂迷的境界;当时他觉得自己被提举起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而进入一个永恒的世界中。昔日以西结也曾说:‘那时灵将我举起,我就听见在我身后有震动轰轰的声音。’(结三12)。当时约翰所听闻的,恍似是号角声;号角声是新约惯用的字句(太廿四31;林前十五22;帖前四16)。很明显的在约翰心里头,这里还有另外一幅旧约的图画。在传授律法之际,有这样的描绘:‘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出十九16)。 神的声音附着一种命令的力量,恍似号角之声,使人清楚可闻而不至有误。
约翰接受指示,要他把所见的异象写出来。 神既然给他信息,他便有责任把这信息与人分享了。人必须先听闻信息然后才可以把它传达,虽然这个传达的过程往往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人又必须隐退静修然后能看见异象,但他亦必须勇往直前才可以把信息传扬开去。
约翰在拔摩岛;约翰被圣灵感动。前后两件事竟然相连在一个地方。我们已经约略提过拔摩岛有关的情况,和约翰所忍受的痛苦和辛劳。其实人无论处于甚么环境,经历甚么辛酸痛苦和辛劳的生活,或走过甚么人生的险径,他仍然是可以被圣灵感动的。并且,在圣灵感动的时候,虽则身在拔摩岛, 神的荣耀和信息仍然可以降临在他身上。
神圣的信差(一12,13)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约翰所见的第一个异象;而我们首先发现作者的心思意念乃是沉浸于旧约的章节之中。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我们在作者的背后可以发现有着旧约经文的配对和背景。
他说他要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一般我们会这样说:‘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对我说话。’
当他转过身来,他便看见七个金灯台。约翰在这里不单止对旧约有所暗示,而且在旧约多处的地方把有关的景像汇集一起,然后揉合成一幅新的图像。异象中所见的七个金灯台是有三个出处的。
(甲)、犹太人的约柜有着一个精金的烛台,它有六个枝子,左右各为三枝,还有七个灯盏,灯光对照(出廿五31-37)。
(乙)、第二是所罗门王圣殿里面的一个景像。里面有两组精金灯台,右边五个,左边五个(王上七49)。
(丙)、第三是撒迦利亚的异象。撒迦利亚看见:‘一个纯金的灯台,顶上有灯盏,灯台上有七盏灯,每盏有七个管子。’(亚四2)。
约翰看见一个异象的时候,他立刻联想到在旧约时代, 神向
在灯台中间,他看见一位像人子的。这句话立刻把我们带回到但以理书七章十三节,在当中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的面前,并得着权柄、荣耀和国度。我们从耶稣提及人子的说话中,知道这位人子所指的就是弥赛亚。因此当约翰引用这个异象的时候,他目的是要清楚表明他是从耶稣基督领受这个启示的。
这个人物身穿长袍,直垂至脚,胸间束着金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三幅图画。
(甲)、用来描述袍子的字是poderes,直垂到脚。希腊文的旧约圣经就是用这个字来描写大祭司的长袍的(出廿八4;廿九5;利十六4。)犹太人历史家约瑟夫(Josephus),曾详尽的描写祭司和大祭司在圣殿供奉时所穿的袍服。他们穿上‘一件长达双足的袍’,而围绕胸间的,是一条束腰带,‘比肘部还要高’,垂松的围绕胸间数次,而这条束带是用多种颜色刺绣,上面绣上花朵,以一种金的混合物编织而成。(约瑟夫:犹太古事记The Antiquities of the Jews三7;二4)。换言之,约翰笔下描写的耶稣基督所穿的衣袍,与祭司和大祭司所穿的差不多完全相同。这里所见的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复活主的使命便是要担当大祭司的角色。犹太人认为一位大祭司就是一位可以面见 神的人,而且也可以替别人作引导来到 神面前。甚至在天上,耶稣仍然担当着大祭司的职份,替所有来到 神面前的人开出一条通达的路。
(乙)、除了祭司以外,还有其它人是身穿长袍,直垂到脚,而且胸前也是束上高腰带的。这当然是地位和身份极高的人,如王子和君王的衣服了。Poderes这个字曾经用来描写约拿单(撒上十八4),扫罗(撒上廿四5-11),和海上众王子(结廿六16)的衣袍。因此,复活的基督穿着的长袍是有着君王的身份的。
基督是祭司,同时也是一位君王。
(丙)、这幅图画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在但以理的异象中,这位传达 神真理的神圣人物,是穿着细麻布的(在希腊文的旧约圣经,细麻布衣裳也是用poderes一字来表达),并且束上精金的腰带(但十5)。这里很明显的表示出,耶稣基督乃是一位 神至尊的送信者。
我们所见的是一幅极其壮伟的图画。只要我们用心察究约翰思想脉络的根源,单从复活主的衣着,便可以见到复活主三重式的永恒的职份:先知、祭司和君王。
复活基督的像(一14-18)
在我们详细察看这段经文以先,我们应该先注意两个一般性的事实。
(一)读者很容易因疏忽而没有留意到约翰写作启示录时,是经过很仔细的思考然后才下笔的。这并不是一本把各方面的数据东拉西凑,忽忽忙忙写成的书。反之,这是一部结构精密,极具文学艺术的浑然之作。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见一连串有关复活的基督的描述:而最令人感到兴趣的,就是在以下两章经文,当中致送给七个教会的每一封信,除了给老底嘉教会之外,都是以这里对复活的基督的描述作开头。这一段经文看起来就像一连串的主题,后来发展为致送给各教会的书信。现在让我们把这六封信的开端拼排出来,看看它们在描述复活的基督,是如何的互相配合。
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说,那右手拿着七星(二1)。
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使者,说,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二8)。
要写信给别迦摩教会的使者,说,那有两刃利剑的说(二12)。
要写信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使者,说,那眼目如火焰,脚像光明铜的 神之子说(二18)。
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 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三1)
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三7)。
这一种写作技巧,造诣实在非常高深。
(二)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约翰用了旧约描写 神的称号,加诸复活的基督身上。

在但以理书七章九节中,这句话是用来描写那位亘古时候的全能者。

在以西结书四十三章二节中,先知用这句话来描述 神自己的声音的。

在旧约的观念中,只有 神自己才是众星的管理人。 神曾问约伯:‘你能系住昂星的结么,能解开参星的带么?’(伯卅八31)。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
以赛亚听闻 神的声音,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神。’(赛四十四6;比较赛四十八12)。
我是那存活的。
在旧约中,永生的 神乃是 神的特征(书三10;诗四十二2;何一10)。
我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拉比有一句话, 神有三条钥匙,从来不会落于他人之手,那就是生之钥匙,雨之钥匙,和叫死人复活之钥。
再没有比约翰对耶稣基督的描述,更能显出人心敬畏之情。在约翰心中,只有旧约里面称呼 神的名号,才可以用来描述耶稣基督
天上至高之处,
是属于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天上永恒的光辉。
复活主的名号(Ⅰ)(一14-18)(续)
现在让我们简略的看看这里称呼复活的基督每一个名号。

这句话是从但以理书七章九节,描述那位亘古存在者的经文取过来的,象征着两件事。(甲)、它代表很大的年纪;这里要表达的是耶稣基督乃是永远长存。(乙)、要说明复活主是神圣和纯洁的。雪和白羊毛乃是纯洁无瑕的标志。以赛亚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一18)。这里的象征是要表明基督在创世之前已经存在,并且

约翰在异象中常常想及但以理书的内容;这句话也就是先知在异象中描写这位神明的一部份。‘

光明的铜是从Chalkolibanos这个希腊字译过来的。没有人知道这种金属到底是何物,或者它可能是指那种神奇稀有的混合金属:电子合金(electrum),而古代人认为它是从金和银两种金属混合炼成的,而它比金子或银子更加宝贵。这幅异象的图画也是从旧约取过来的。在但以理书,这位神圣的送信者‘手和脚如光明的铜’的(但十6)。在以西结书,那些天使的‘脚……灿烂如光明的铜。’(结一7)。我们在这景像中看见两件事:铜是代表力量,

在以西结书四十三章二节,这句话是用来描写 神的声音的。或者我们可以从这节经文隐约瞥见作者在拔摩岛当时的感受。正如遂特(H. B. Swete)所说:‘爱琴海的浪涛声一直存留在目睹异象的约翰耳中。’。遂特跟着又说, 神的声音,并不止于一种音符,在这里我们可以听见惊涛骇浪像雷轰的巨响,但是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见只有 神才拥有的特权。同时在这里我们又看见非常美丽的一面。当人在复活的基督面前目睹这异象的时候,他会因极度慌张而立刻倒下来,但是基督却伸出右手放在他身上,叫他不要害怕。基督强而有力的手可以撑起天空,然而却亦可以十分温柔,足以把我们的泪水擦去。
复活主的名号(Ⅱ)(一14-18)(续)

经文所指的剑,并不是身形窄长比赛用的剑,而是一把短度,形如舌头,近身搏击时用的利刃。目睹异象的人,在这里再次从旧约各处搜罗他的资料,揉合成他的图画。以赛亚曾述及 神:‘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赛十一4);亦谈及自己:‘

在士师记中,我们看见一幅伟大的景象,这可能便是约翰心里构想的背景。 神的敌人将会灭绝,‘愿爱你的人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士五31)。倘若爱 神的人果能如此得偿所愿,那么 神爱子的自身岂不是更为具体和真确吗?遂特所见的比这里所刻划的更为真挚动人,他所见的恍如耶稣登山变像的一幕。在登山改变形像中,耶稣在彼得、约翰和雅各面前改变了形像,
我一看见,就仆倒在
这是以西结在 神跟他说话时的体验(结一28;三23;四十三3)。在福音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经验。那一天门徒在加利利打鱼的时候,他们网了许多鱼,而当彼得看明白耶稣是谁的时候,他遽然跪下,深觉自己是个罪人(路五1-11)。到了日头将尽,他心里除了景仰和赞叹之外,在圣洁者的面前,心中已空无一物了。
不要惧怕。
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在福音书中重温我们的记忆,因为门徒自耶稣口中听闻此话已不止一次。当耶稣在海上行走,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
整卷旧约圣经乃是 神的自画像(赛四十四6;四十八12)。耶稣应许我们,从开始到末了
真的,虽出死人生,虽遍历愁烦与罪过

基督是终,因基督是始,
基督既是那开端,那终结也是基督的。
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
基督有一个宣告,并有一个应许,那宣告是那一位已经战胜死亡,并且应许
我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死亡有一道门的(诗九13;一○七18;赛三十八10);而基督持有这门的钥匙。有些人根据这节经文认为
教会与天使(一20)
这段经文开始所用的字,在全卷新约圣经中是有着很特别的意义。钦订本圣经谓:这是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mystery)。以希腊文来说,musterion与我们今日所用的mystery意义并不相同。希腊文这个字所指的,是一些局外人所不能明白,但对明了其中底缢的圈内人而言,则是别涵深意。在这里,复活的主要继续把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内在意义向我们解说清楚。
七个金灯台代表七个教会。基督徒的伟大称号之一,就是世上的光(太五14;腓二15)。有一位古代希腊的释经学者,对这话有鞭辟入里的洞见。他说教会接受呼召,本身并不是光,而是作盛放光辉的灯台。教会本身不能发光,耶稣基督才是光的源头,而教会只是一个器皿,光要在这器皿里头光照出来。基督徒的光辉是从基督借过来的。
启示录其中一个难题,就是要决定众教会的天使是何所指(注:和合本圣经译作‘教会的使者’)。有关的见解,不止一端。
(一)aggelos这个希腊文的gg是以ng发音的,它有两个意思。它可以解作天使,但更为广泛的解释则是使者。有人认为这里所指的是各教会的使者凑聚在一起,接受约翰给与的信息,随即把这信息带回自己的教会去。倘若照这个意思来理解的话,每封信的开端便是,‘给某某教会的使者……’。从希腊文的意思来说,这个解释实在是无懈可击的,而且意思也极其贴切。但是问题在于aggelos在启示录其它地方总共出现了五十次之多,除了这处以外全部都是作天使解释的,无一例外。
(二)有人提议aggelos这个字可以解作教会中的主教。这样的解释指出当时是教会的各主教凑聚一起和约翰晤面,而约翰所写的信或许是分别送给各教会的主教。赞成此说的人自然会引述玛拉基的话:‘祭司的嘴里,当存知识,人也当由他口中寻求律法,因为他是万军之耶和华的使者。’(玛二7)。希腊文旧约圣经中的使者就是写作aggelos;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名词很容易演变成日后教会的主教了。教会的主教就是主的使者,而约翰现在是向他们说话。这个解释的意思也不错,但它遭遇的问题与前者相同,而且把aggelos的用法变成指的是人,而约翰从来没有在其它地方以这个名词来称呼人的。
(三)又有人提议这个字解释作守护天使。在犹太人的思想观念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职司管理的天使(参但十13,20,21)。举例来说,天使米迦勒就是以色列族的守护天使(但十二1)。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天使。在使徒行传中,婢女罗大(Rhoda)向屋中各人报讯,说彼得从狱中逃脱回来,他们异口同声不信,而认为这是彼得的守护天使驾临而已(徒十二15)。耶稣自己也曾说过天使守护着孩童(太十八10)。倘若我们取这个解释的话,困难的地方在于为甚么他们会因为各教会的罪过而受责
(四)希腊人和犹太人大家都相信地上每一事物,在天上都可以找到与之配合之物;因此有人认为天使乃是教会理想之化身,而教会理想之化身的天使要向教会说话,为的是要她们重新纳入正轨。
以上所有的解说,无一使人完全满意;或者最后的一个解释比较是最好的,因为从信中的内容来说,教会与天使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现在我们继续讨论那写给教会的七封书信。在每一封信,我们先把教会所在地的历史和当时的背景作一略述;当我们交代过这些一般性的资料以后,我们便可以详细考察每一封信的内容了。(七封书信的内容,请比较和合本与现代中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