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
B 在帖撒罗尼迦传讲福音(二1~16)
  保罗为自己在帖撒罗尼迦的行为,向脑海中那些犹太毁谤者辩驳。罗斯顿(H. Rolston)认为这是“新约中有关基督教传道事工最精彩的描述之一”。
1 传道人的动机(二1~6)
  1. (NIV)省略了“原”(For)字,但这个连接词显示了新国际本英文圣经前因后果的关系(参赖富特)。52你们是强调语气;在威尔逊(G. B. Wilson)所谓的“漂亮的一击中”,保罗以要求帖撒罗尼迦信徒自己作见证展开他的反驳。他们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外,这里也和一9有关连,不太常用的字 eisodos 再次出现(有译为“接待”的;这里是进到,席利尔(Schlier)认为它和一9同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充满力量的进入),而你们自己和“他们自己”相当。那些报告有关帖撒罗尼迦情形的人,他们自己也晓得所报告的是真的。以这样开头显示保罗对他所带领悔改者的信心,也提醒这些人,他们所知的事实已足以驳倒保罗之敌对者的控告。如果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成绩这么无可置疑,那么他显然就不是别人所污蔑的趋炎附势者了。
  以巧妙的轻描淡写,保罗继续说他进到他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动词用完成式含有持续效果的观念:不但传道已有立即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信徒的生命更起了永久的改变。kenos(徒然的)意思是“空着的”;有人认为保罗把时间浪费在盲目的追求,保罗对这样的看法很不以为然。他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固守这个目标。
  2. “但是”(NIV 中省略)是 alla,为强有力的反转词;接下来的经文显然与前面的对立,跟“徒然的”造访截然不同的是,保罗一班人在传讲福音时放开胆量的精神。在他们进入这个城市前已忍受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烦恼。他们在腓立比遭到许多刑罚,脚被铐在镣里。奈尔认为,整个来说(尤其是在林后十一23以下),保罗的这些书信显示他对于身体的疼痛可能特别敏感,所以回忆时总带着些许的恐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在面对不断的迫害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也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同时他回忆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在腓立比时横加于他这个罗马公民的种种侮辱。受辱(hybristhentes)指出了部分迫害者(NEB,“暴虐”)那种傲慢无礼的态度。
  尽管有这些麻烦,这班使徒仍是勇敢地传讲福音。译为放开胆量的动词原意为“一切话语”;它强调完全自由自在地感受和尽情地讲论,意味着毫无恐惧和具有完全的信心。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一个能同时表达这两种概念的字,因此翻译时只能保留其中一种意义而放弃另一种(虽然莫法特译成“靠我们的神我们有勇气和信心”)。新约中,这个动词总是和基督徒的传讲福音连在一块。它是靠我们的神才行得出来的(较正确的译法是“在我们神里面”;“我们的神”是这两封信的特征)。保罗所说的勇气不单单是血气之勇,而是神用来装备那些信靠
  在这种信心和勇气中他们宣扬“神的福音”(而不是“他的福音”)。而一章5节用“我们的福音”是因为,传道者在传讲的是一种他们知道已蒙赐与的东西,同时他们也已确实拥有。这里特别指出福音并非来自于人,而是神为人类的救赎所定的计划。基督教的信仰不是虔诚人所累积的智慧,也不是宗教天才独到的创见,而是神为了处理我们的罪所定的计划。
  但在帖撒罗尼迦就如在腓立比一样,曾有过大争战,里果(B.
Rigaux)认为 agon 这个字在这里暗示一种内在的紧张,而弗瑞姆也认为是指心灵的苦恼(虽然他并不坚持)。但这个字(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指竞赛)似乎更倾向于表示行动上的对立,因为保罗所谈的好像是一些曾令他感到惧怕的东西。那就是在保罗的经验中和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共同遭遇到的困难(一6)。
  3. 保罗坚持传道人在动机上的纯洁,显示他正受到假借传道牟利的指控(就像当时许多五花八门的宗教和哲学派别的传道人)。我们的劝勉是传讲的方法,就如前一节经文中“神的福音”是指福音的本质一样。
  保罗这里提出三项要点。第一,他们的传讲不是出于错误;传道人是对的(“神的”福音怎可是错的?)。第二,也不是出于污秽,指那些他们所被控告的败行。那些行为也许是指一般的恶行(Best),或者更可能是指性方面的;宗教上的淫乱是当时许多宗教的特征,而保罗似乎正面临淫荡好色的控告。第三,传道人不是用诡诈来玩弄信徒。用诡诈就是使用狡滑的手段;它的原意是用诱饵来抓鱼,后来延伸为以欺瞒或诱惑而作的巧妙设计。前段两次用“出于”(ek,表示外延的起点),后段则是“用”(en),这种介系词用法的转变的确相当有趣。保罗的意思是他的讲道不是源于欺骗或不洁,也不是在狡诈的烟幕中进行。
  4. 保罗有力地反驳这些中伤,强调他所负任务之严肃性。他绝非要为自己求得什么,传福音也只因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他谦卑的态度在此表露无遗,那正是他所传信息卓绝的本质。它从神而来,因此控告保罗说话出于错误是不对的。动词验中,意即“测验”后加以承认,以为测验的成果;时态用完成式表示这种承认是永远的。保罗认为他自己曾被神试验过,因而被托付以服事的责任。他和他的同伴正是以这种职分在传福音,我们就照样讲用现在式表示这是他们经常性的工作。
  保罗强调信息来自神;它不是为要讨人喜欢所发明出来的。原文讨……喜欢可能比英文的含义更广。这个希腊字可传达一种利他性服务的观念(MM 从铭文中举出许多例子)。重要的是保罗虽服事人,但并非为服事人而活。他的服事一开始就是服事神,且极乐意视自己为“基督的”或“神的”奴仆。这点在每个世代都能历久弥新,因为许多基督教传道人总是企图使其信息迎合听众的口味。说人是罪人,必须谦卑地靠神的怜悯才得救赎,这种信息少人喜欢。他们对福音中的“社会意涵”(Social implication)较感兴趣。当然,这些不该被忽视,但传道人却必须常常强调那些圣经本身视为首要的教义。
  神察验我们心,暗示传道人必须完全地虔敬。动词察验较早译为“检验”,有“进行测试”及“因而认可”的意思。圣经中“心”的意思是指我们的整个内在气质,包括感情、知识和意志;并不局限于我们所常表现出来的感情一项。保罗说传道人的整个心思意念是永远向神开放的,而他自己传福音的工作更是在充满此种自觉中进行。这和下一节经文中,他要求神见证他的真诚是同样的意思。
  5. 保罗从一般的转向特殊的,从正面的转向反面的。他说他在帖撒罗尼迦传福音时不曾犯过三样事情。第一是谄媚(更正确地说是“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个动词传达的是,一种进入且持续在某种特定状况中的观念(像罗十六7提到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就是进入且一直在基督里)。“话”是他们传讲之内容的总称,但译为“谄媚”的 kolakeias 的意思,仍很难用英文表达出来。它并非指花言巧语及口是心非的奉承。大体上它是指“诱骗”(“以巧妙的诡辩迷惑人”,Moore),即用怂恿的言语使人解除心理武装,以达其目的。保罗强烈地否认有这种想法。
  另外他否认带有藏着贪心的面具。这些传道人不会隐藏他们真正的动机,以保全个人的利益。有些译本从金钱的角度来翻译(JB,“企图获取金钱”;LB,“因此你们会给我们金钱”),但 pleonexia 这个字是指一般贪求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虽常表现为对钱财的渴望,但就最寻常的意义而言是指那种渴望的心情,即自我膨胀。保罗否认有任何这一类的动机,并郑重地求神作见证(参第10节;罗一9;林后一23;腓一8)。这节经文前段保罗诉诸外在的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了解(你们知道),后段这里则诉诸内在的神的鉴察。
  6. 第三,保罗否认向帖撒罗尼迦信徒或别人求荣耀。这是重复第4节所提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面他否认传道是为了达到别人所指控的那些目的,现在则反省自己的内在心态;他并非追求那种来自别人之称赞的满足。保罗在当时确实得到信徒的尊敬,就是今天也同样获得全世界亿万人的推崇。但他告诉我们他并不追求这些,也正因为这种动机上的纯洁使他成为配得所有基督徒的真心颂扬。
52 现代的译本有一明显的趋势,就是把“原”(gar)省略不译。这个连接词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总共出现二十三次,而 NIV 有十次未译出,GNB 有十六次,JB 有十七次,NEB 有十一次。 相对的,RSV 只有一次,而 NASB 则全部照译。的确,在翻译中 gar 有时省略不译是适当的(参 BDF452),但现代的译本却已太过浮滥。保罗有用因果连接词来表达其思想之前后关系的习惯,而现代这种略译的情形使读者无法跟上他的思绪,使保罗特有的风格隐而不显。保罗总共用四百五十四次 gar,约占整本新约的百分之四十四 其次是马太,他用了一百二十四次,远少于保罗。亦见 Ward's 的批注。
2 传道人的生计(二7~9)
  7. 使徒就是“被差派的人”或“使者”,这个字在犹太人和异教徒中也被普遍使用。犹太人用它来表示某人的个人代表,犹太法典不只一次提到“一个人的使者就和他自己一样”(希伯来文 shaliach 和希腊文 apostolos 为同义字──使徒)。53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在耶稣给十二门徒的使命中,可看出使徒身分的本质:“
  这里使徒被称为是基督的。使徒的身分永远是经由神呼召而授予,不是来自人的任命(参加一1)。使徒行传一章24节,众人在摇签选择看是约瑟或是马提亚继任使徒之前的祷告说“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其实神早已挑选好使徒,剩下的唯一工作就是让众人知晓。因此当马提亚被选为所要的人时,我们读不到有任何任命或委任之类的字句,只是简单的“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徒一26)。54
  同样的,当保罗回顾在他之前的传道人都是使徒时,他想到的是责任而不是好处,他们已被神分散到各地去传福音。虽然这身分的确给了他们荣耀和权威,但他坚称他们并非企求这样的地位,进而指出他们重视职责更甚于本身的利益。
  正因为这些传道人是使徒,所以他们对信徒而言是可以叫人尊重的。尊重(希腊文是 baros)英译为“重担”,它的意思可以是“重担”,也可以是“重要性 / 尊重”(像
LB,“我们当然有权利得荣耀”,NEB 译为“我们已展示了我们的分量”是企图结合两种意思)。保罗可能是说使徒有被尊重的权利(虽然他们没去求取),或者是说他们有权要求经济支持(却没有提出)。
  显然保罗否认任何说使徒居高位握权柄,且从信徒身上获取金钱的指控。但其论证的精确性并非那么清楚。新国际本英文圣经译为我们是温柔的(译注:和合本译为“存心温柔”),大多数的注释家都支持这种译法。但有不少抄本(MSS)写成“在你们中间我们是(或成为)婴孩”。两者在希腊文中只差一个字母(温柔是 epioi,婴孩是 nepioi),而这个字母是前一个字的最后一个字母。它有可能是因意外而溜掉的,或者是抄写者写了前字的 n 后把后字的 n 给漏掉了。这个难题较尖锐是因为“温柔”在意义上虽较合适,但“婴孩”在抄本证据上却较站得住脚。支持“温柔”者认为难以想象保罗会在同一句子内同时把自己比喻为婴孩和母亲;nepios,意味着未发展和不成熟,且当保罗用它时通常带有责备的意思;epios 在新约其它地方则只出现过一次(提后二24),而较不常用的形式总是比较容易被写成较常用的形式。有利于“婴孩”的是抄本上的证据,55事实上保罗不会太反对文中加入隐喻,而就在这一章中他的确把自己比喻为父亲(11节)和孤儿(17节,“离别”原文是“成为孤儿”);另外在使徒后面接名词比形容词更恰当;在希腊文字序中,在你们中间接在婴孩之后比接在“温柔”之后更自然;而卫斯葛(Westcott)和侯特(F. J. A. Hort)所谓的“从大胆的意象到单调平淡的形容词”,他们认为“那正是圣保罗和叙利亚校正者之间的差异处”。56
  在这种证据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要作一肯定的选择实在很难,但笔者较看重抄本的分量,接受“婴孩”为正确原文。虽然两个方向都很容易变更原文,但从“婴孩”被误写为“温柔”的可能性似乎较大。如果正是这种读法,它的意义似乎就是(俄利根和奥古斯丁的看法):“像保姆用儿语和婴孩交谈”。这显出传道人使自己适应听众所采用的体贴方式。他们没有任何优越感。
  新国际本英文圣经为母亲(GNB,
JB, LB 等亦相同)的字原意是“保姆”;这样译是因为有提到孩子是她自己的。保罗要说的是,人心目中的保姆是要去乳养任何一个小孩,但这里却特别是要为她自己的孩子。乳养本来是“使温暖”之意,像母鸟照顾小鸟(申卅二6),因此延伸出第二种意义如“乳养”、“亲切地照顾”等。
  8. 使徒们以无保留的爱来对待帖撒罗尼迦信徒;保罗用不同的措辞重复这样的思想: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他用了一个少见的动词(homeiromenoi),据瓦伦博格(Wohlenberg)推测,它可能是一个育婴室中用来爱抚孩子的语汇(被引用在 Milligan 作品中);这种说法虽无法证实,但很吸引人,也可能是正确的。总之,这个动词的确表达了保罗对于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挂念以及在愿意(eudokoumen)中一再流露的真诚。
  这些传道人愿意将神的福音分享给帖撒罗尼迦人;不但如此,他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他们。psychas 在英王钦定本圣经(AV)是译为“灵魂”,但多数译本都和新国际本英文圣经一样译成性命(GNB,
JB, LB)。不过 psychas 也并不全然是“灵魂”或“性命”之意,从前后文看来,它表示整个人的存在,即“我们自己的本身”(RSV)。这里保罗所谈的是献身(而不单单是一种从某处听来的道理),是真正基督教教导和传道的本质之一。正如贝斯特所言:“真正的传道者并非一个擅长传递信息的专家,而是一个专志于呼召且能以整个生命和听者交流的人。”这里措辞强烈,责备那有所保留和没有果效的不冷不热的服事。有生命的服事,其代价是高昂的。
  从这节经文的最后一段,我们看出保罗献身的部分理由,该段原意是“因为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疼爱”正是包含有献身精神的 agape。
  9. 保罗提醒信徒们要记念传道人所受的辛苦劳碌。若说辛苦和劳碌有区别,那么辛苦(kopos)是指劳动中的疲劳,mochthos 就如译文,意即劳碌。赖富特和奈尔指出,这两个字发音类似(像英文的 toil 和 moil),使人更清楚感受到传道人工作的艰难和劳累。他们不是在演戏或作象征性的姿态。传福音和赚取生计的双重职务,对他们而言意味着繁重的工作,这点帖撒罗尼迦信徒很清楚。保罗没说他们从事何种工作,但这位使徒自己是制作帐篷的(徒十八3),因此可能是指一名皮革工人。不断工作(日夜做工)的理由,保罗说是为了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动词传(ekeryxamen)表示一个使者所作的当然是说出一切神要他说的。他的工作就是传达信息,而非刻意发表一些装饰着悦耳辞句的夸张演说,甚至也不是只供应某种他自己认为已可满足他们需要的简单信息。这是新约中论及传道人活动时常用的说法,它强调了信息的神圣本质。传福音的人不可因一时方便而随意以自己的观点取代神所成就的十字架的信息。这里提到神的福音时用强调语气,我们在第2节和第8节经文中已碰到过这种用法(本质上第4节也是;在新约中除此之外还有可一14;罗一1,十五16;林后十一7;彼前四17等处)。这种对于受托之信息源自于神的确信,正可说明保罗所言所行之迫切性与说服力。不管是使徒时代或任何时代,坚信福音是神的永远是讲道火热且有果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53 有人认为这种犹太使者是后来教会事工的基础,他们认为使徒们也有基督全部的权柄,而且将这种权柄传给后代的监督/主教们。不过,目前一般都认为犹太人的使者并没有那么大的权柄,而且“使者”并不能告诉我们使徒的真正意义。
54 另见笔者所著 Ministers
of God(Inter-Varsity Fellowship, 1964), ch. III。
55 在 Bruce M. Metzger 的 A
Texstual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71), pp.629~630 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56 'Notes on Select Readings,
p.128(Appendix to
Westcott and Hort,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Original Greek, Introduction(Macmillan, 1882))。
3 传道人的品行(二10~12)
  10. 保罗严肃地坚称帖撒罗尼迦信徒可为他作见证(你们是强调语法;“众人中的你们”);而且由于他对前面所提传道人之品行充满信心,所以他说也有神作见证(参第5节)。这里他用了三个副词(NIV 用形容词;译注:中文和合本亦用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品行,即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早期注释家有时为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他们认为圣洁是对神而言,公义和无可指摘则分别是指对帖撒罗尼迦信徒和使徒自己。但这种区分似乎有点造作,因为就如特兰区(R. C. Trench)所言,圣经“视一切的义为一体,同根同源,且遵守单一的律法”。57新国际本英文圣经用形容词翻译也可以,因为古希腊文的副词有时也当形容词用(BDF 434(2))。首先圣洁(hosios)指出分别为圣的特质;其次公义(dikaios)表示顺从一种规范,而对圣经作者而言,此种规范就是神的律法;第三,无可指摘(amemptos)意即没有任何可招致非难的。这三种品行见证了保罗所确信的,没有任何毁谤可以加在这一小群传道人的言行上。他信心十足地要求帖撒罗尼迦信徒作见证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他们都在场,对所发生的事握有第一手资料。保罗正是诉诸那些知道事实的人。
  保罗称基督徒为你们信主的人。信心是基督徒生命的中心,因而他们也常简单地被称为“信徒”。但除此之外,这里保罗可能有意将它与那些非信徒的犹太敌对者作一对比。虽然那些人激烈地反对福音及传道人,但保罗表达了对信徒的信任。
  11~12. 保罗在说明传道人的生活言行后转而论及传福音的方法和内容。他提醒信徒(你们也晓得)他传福音给他们时的温柔,同时也要他们注意他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本质。他对他们来说像是父亲,绝非别人所污蔑的骗子和野心家。他的关爱完全表露在他所坚持的对你们各人的嘱咐中,这里“各人”在希腊文中语气比单纯用“每”更强(“强烈化的”,BDF305)。换句话说,他不满于只用平常的话语,笼统地将福音教给帖撒罗尼迦人,而是充分地注重个人,以一对一的方式使其信服,同时也注重私人的对话(参腓立斯,“我们怎样个别地劝勉你们”)。
  保罗用三个动词来说明讲道的方法,给人一种迫切的印象。使徒们在帖撒罗尼迦时显然非常热心。第一个动词带有劝戒和勉励之意。在第一世纪的帖撒罗尼迦,当一个基督徒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因而传道人才给予必要的激励。第二个动词强调温柔的一面,安慰在新约其它地方只用来抚慰软弱的人(帖前五14)或丧失亲人的人(约十一19、31)。使徒们非常留意初信者所遭遇到的困难。
  但是,虽然有此等温柔与体谅的语调,所要传达的信息却是不能妥协。传道人嘱咐(“劝告”,RSV)信徒要行事对得起……神,
  神召你们用现在式表示神的呼召从未停止。通常保罗提到神的呼召时都用过去式,有时他用不定过去式(aorist)来提醒我们呼召的断然性(例如加一6、15),或用完成式表示那些被召的一直处于被召的地位(例如林前七15、17)。这里我们看到神的恩召一直临到我们,且要求我们对得起神。基督徒的标准是最为可行的。
  神呼召人进
  神国概念在保罗书信中不像在福音书中那么重要,但路加记载保罗曾用以下的话来描述自己在以弗所的工作,他说:“我素常在你们中间来往,传讲神国的道”(徒二十25);在罗马他“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徒廿八31)。而保罗书信中确实有一些关于神国的重要说明,他心目中的神国有一显著的特点,即它是属于基督的,就如它是神的一样(弗五5;西一13)。在这早期的书信中,保罗已具有这种伟大的概念了。
57 R. C. Trench, 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Macmillan, 81876), p.329。
4 传道人的信息(二13)
  保罗一直为帖撒罗尼迦人接受他们所带来之信息的方式感谢神。译为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由我们传讲出去的神的道”,BAGD)就领受了这段经文并不容易表达保罗原意是指“听的道(logon akoes)”。akoe 这个前缀先是指听的能力(林前十二17),然后指听的器官──耳朵(可七35),最后是指所听到的──信息。保罗的意思似乎是“我们传递了神的信息”(NEB)。贝斯特指出,“听”这个名词由字根
akouo(倾听)而来,对犹太人而言,真正的听和顺从是分不开的;这里保罗取“顺从的听”之意。保罗将名词的听和信心连在一起(参罗十17;加三2、5),而希伯来书的作者也祈望它有信心伴随(来四2)。所有这些显示保罗似乎认为,那随帖撒罗尼迦人接受信息而来的信心,是一种顺从的反应。动词领受了(paralambano)通常是说接受一种流传下来的传统;保罗也用它来表示他自己对基督信息的领受(林前十五3)。奈尔则视之为一个术语,是指“接受”传道者传讲信息(kerygma)。接待(dechomai)传达的是一种欢迎的意思,常用来指接待客人(Ward 称之为“款待用语”)。帖撒罗尼迦人不仅听见和接受这信息,同时也欢迎它。
  帖撒罗尼迦信徒欢迎这信息的原因,也正是保罗感恩的理由他们接受这信息,以之为真正的神的道,保罗两次坚称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听到的道是神的。第二次更是特别强调,正如范莱(G. G. Findlay)所译的,“你们所接受的没有丝毫人的道,而实在是神的道”(CGT)。保罗的教导充满确信和能力,是因他深信自己所讲的不是人的遗传;它是神的道,是教会信息中的核心信仰。“一个认为‘很少东西可为之生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为之死’的人,不会加入一伙火热的门徒之中”(Rolston)。教导一些短小有趣的道德文章,永远不可能成为神的道的代替品。
  这节末尾保罗特别指出这神的道是实在的;它运行在信徒心中(参罗一16;该处福音被称为“神的大能”)。大多数人接受像新国际本英文圣经的译法,Which is at work in you,但罗秉逊(Armitage Robinson)在注释 energein(这里的动词“运行”)及其同语根字时,认为它应具有被动的意义,亦即“被运行”。58他的意思是说,虽然其它新约作者用过主动的,但保罗却偏爱被动的,意即运行的是神。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这种语言学上的解释,保罗的想法的确是如此,能力是属神的,道是
58 Armitage Robinson,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Macmillan, 1904), pp.241~247。
5 迫害(二14~16)
  14. 因为(译注:中文和合本非在句首)引出神在信徒身上作工的证据。他们的言行显明他们已视福音为神的道。他们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这并不是说他们刻意模仿那些教会,而是他们跟那些教会同样受了迫害。保罗已把他们的受苦和效法(效法传道人和他们的主,一6)相提并论。令人好奇的是他特别注意教会在犹太地所受的逼迫,因为当时邻近地区的教会也有同样的遭遇。我们无法确知在犹太所发生的迫害情形(虽然在使徒行传中可发现确实有这种事),但它们显然普遍地流传在众基督教会之间,这或许就是他特别提起的原因。早期的基督徒视迫害为无可避免的事(提后三12)。
  15. 保罗指出犹太人的行为一向如此,他们总是与神的旨意敌对。当他说他们杀了主耶稣,他以一种不常用的语法来强调主和耶稣。他们杀的那个人是主,
  16. 保罗继续控诉犹太人,说他们阻挡使徒们传讲神拯救外邦人的信息给外邦人。拯救是一含意深广的字,含有救赎、合一诸如此类的意思。有时它被认为是指脱离神的忿怒(罗五9),或脱离沈沦灭亡(腓一28);有时它是指一种以像天国那样的祝福为目的的拯救(提后四18)。他这里的用法跟平常一样,含有正反两面的意思。
  犹太人苦待他们的后果是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文法上这句话是表达犹太人的企图,但其意义是神旨意的完成。他们一直和
  上述经节中保罗对自己民族的公开指责,可说在他所有著作中最激烈的,也显示他对帖撒罗尼迦信徒受苦害这件事的感受。正如奈尔所言,保罗说话像旧约中的先知,他那充满活力的话语,道出了犹太人背离神的道路有多远。惩罚是彻底的,这里指出末世的忿怒没有通融余地。可见一个民族(或一个人)与神敌对,有可能落到无法回头的地步。
Ⅳ 保罗与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联系(二17~三13)
A 保罗渴望回帖撒罗尼迦(二17~18)
  17. 对立连接词但(译注:中文和合本没译)指出了保罗自己和犹太人截然不同,他用强有力的我们(hemeis)也是这个意思。保罗极想回帖撒罗尼迦,这种渴望发自他对信徒深切的关怀。他称呼他们弟兄们,而表示离别(aporphanisthentes)的字原文意思是“成为孤儿”。这个动词用得有点不受拘束,且可延伸到字义以外的其它意思,但却是一强烈的字眼,使人注意到保罗寂寞的光景。在本章中他曾将自己比喻为母亲(7节)和父亲(11节);这里我们可再次发现,只要能达到所要表达的意思,他随时准备穿插各种比喻。此一动词在新约中只此一处,但有其它用来比喻和叙述的同语根字(约十四18;雅一27);它用不定过去式可能是为了表达一种突然的分离(徒十七10)。成为孤儿的比喻强调出他对收信人的感情,接下来的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也是一样。这段菲立斯(J. B. Phillips)意译为“在心中一刻也不曾分离”(LB,“我们的心永不离开你们”)。
  译为想法子的字进一步表达出这种渴望。动词 spoudazo 含有快速与勤快两层意义,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及时努力的印象。同时保罗用了比较级的副词 perissoteros,“更大量地”(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为“极力地”),但因新约中比较级事实上已取代了最高级的功能,因此它的意义可能是“非常大量地”或“最大量地”(Milligan 则认为这里的比较是正确的;他把它改写成“我们非常想再见你们的面,且这愿望因受阻而更加迫切”)。很愿意再次强调了保罗迫切地想再见到他的朋友们。epithymia 这个字表示一种强烈的情绪,因而常被译为“欲望”或“贪”。新约中这个字通常取其负面的意思,这里则是正面的用法。
  18.  所以带出了上述那种渴望的证明,即保罗极有意到你们那里。动词有意(thelo)即“愿意”;显然保罗又用了另一个能表达他探访帖撒罗尼迦信徒之强烈渴望的字眼。接着他不禁陷入感叹中,好像个人的情绪突然宣泄出来;帖撒罗尼迦前书与后书中极少用单数第一人称,这是其中之一(参见三1注释C 提摩太的任
  不过保罗和他的同伴们的愿望受阻。撒但到底如何阻挡了他们,保罗没说;帖撒罗尼迦信徒显然明白他所指的。近代有一些推测,但都不具说服力。有人认为是生病,但显然不适用于他们全部三个人。另有人认为撒但使地方官要求信徒们担保他们三个人远离该地。但帖撒罗尼迦人比保罗更清楚这点,且似乎不值一提(也很难解释“不只一次”)。这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知有限,只能以最广的含义来理解这个用语。
  保罗深知他称之为撒但的邪灵的活动。撒但是“那诱惑人的”(三5),且可能是“那恶者”(帖后三3;参注释B 神的信
B 保罗的喜乐(二19~20)
  19. 这里保罗几乎是以感性的笔调来表达他对信徒们的尊重。我们的盼望表示他对他们的信任。他也称他们为(我们的)喜乐和所夸的冠冕。下一节经文他再次提到荣耀和喜乐;他无法找到更强烈的字来表达他所要说的。
  他说的冠冕(stephanos)是指比赛中给胜利者戴的月桂花冠或节庆的花环,而不光指 diadema,即王冠(不过不必太强调两者的区别,因为 stephanos 有时也指王冠)。kaucheseos 译为自傲,有时译为“夸”(译注:中文和合本采此译法),意即这喜乐不仅感受于内,也溢于外。
  我们或许应把疑问句岂不是……你们视为括号内的插入句,即“我们的盼望……(岂不是你们)在
又多了“本人”),后来被用来技巧地表达一种郑重的拜访。59新约中它被公认是指主再来的专用语,这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0. 你们和就是都有强调语气。帖撒罗尼迦信徒(不是其它人)就是(不是“会是”)保罗荣耀和喜乐的来源。荣耀是指他们给了他在别人面前夸赞他们的理由,而喜乐表示他自己那种快乐的感受。不管是内在或外在,帖撒罗尼迦信徒都是保罗传道生涯中的冠冕。
59 见 Deissmann, LAE, pp.358~373。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