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每日研经丛书


提摩太后书第四章
保罗嘱咐的原因(四1-5)
当保罗结束这封信的时候,他希望鼓励提摩太并要他注意他的传道工作。为要达到这个目的,保罗提示他有关耶稣的三件事。
(一)耶稣审判活人和死人。到了那一天,提摩太的工作将会被考验;考验的人就是耶稣自己,而不是别人。基督徒的工作必须尽力而为,照他所能献给基督的去做,毋需理睬人的批评和看法。他渴望得到的一件事就是耶稣基督将来的一句话:‘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倘若我们都以这种态度去工作,其差别必然难以估计。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不至因别人批评而容易生气;不至自视过高,只顾个人的权益和名望地位;使我们不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凡事要求别人向自己致谢称赞;甚至可以使我们不会因别人忘恩负义而伤心。
(二)耶稣是一位再来的得胜者。保罗说:‘我凭着
(三)耶稣是王。保罗劝提摩太藉着记念耶稣基督的国度而行事为人。到了那日,地上的国将变成主的国度,因此,保罗对提摩太说:‘所以你要生活和工作,到天国降临的时候,你会在天国公民的行列中,列在高位。’
我们的工作,必须叫我们能受得住基督的严格考验。我们的生活也要如此,好迎接王的显现。我们事奉要能表现出我们是 神国度的公民的实质。
基督徒的责任(四1-5)(续)
在新约中,描述基督徒教师的责任的经文,很少像这段那么清晰。
基督徒教师要心里迫切。他所传授的信息,实际上是关乎人的生死问题。真正能使学生接受他信息的教师,必须有热忱的语调。司
基督徒教师要坚持不变。‘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竭力劝人听基督的话。有人说:‘要把握机会,制造机会。’正如木士庇底亚的狄奥多尼(Theodore
of Mospeuestia)所说:‘基督徒必须把每一次都当作为基督发言的机会。’有人谈到格拉斯哥威灵顿教会(Wellington
Church of Glasgow)的牧师乔治・摩礼逊(George Morrison)说:‘无论他与人开头谈甚么,他总是言归正传的谈到基督。’这不是叫我们不择时间主谈道的意思。因为传福音和人类的其它接触一样,必须有礼貌;它的意思乃是指我们可能过于害怕,以致不敢向别人讲述耶稣基督
保罗继续说出基督徒的见证必须产生的效果。
他必须责备人。他必须使罪人觉察自己的罪。华特・巴其亥(Walter
Bagehot)曾说:‘在达到完全的路上有一连串的讨厌之事。’我们必须想尽力法使罪人觉得自己的罪是可厌恶的。伊比克德(Epictetus)将伪哲学家和真哲学家作一个对比;前者只顾沽名钓誉,后者的目的是为听众的好处而设想。伪哲学家只会阿谀奉承,争取自我的尊敬;但真哲学家则说:‘你们来,我会指出你们的方法是不妥当的。’他说:‘哲学家的讲课如同一个外科医生;当你离开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快乐,只会觉得痛苦。’雅典有一位宠坏了的才子亚基表德(Alcibiades),他经常对苏格拉底说:‘我憎恶你,因为每逢看见你时,你使我认识自己。’基督徒教师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迫使人看清他自己的真相。
他必须责备人。在教会的伟大时代,他宣讲之中有毫不畏惧的声音,因这个缘故有大事发生。勃朗(E. F.
Brown)把发生在印度的一件事告诉我们。在加尔各答(Calcutta)的总督府内有一个贵族少年,他因淫夫行为而声名狼藉。威尔逊会督(Bishop
Wilson)有一天穿着主教袍前往总督府,对总督说:‘总督大人,我奉主名说,倘若那青年到下主日还不离开加尔各答,我会在主教堂的讲台上当众斥责他。’结果,还未到下主日,那个恶少年便离开了。
米兰(Milan)的安波罗修(Ambrose)是早期教会的一位显赫人物。他是当时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狄奥多西虽是基督徒,但脾气非常暴躁。安波罗斯在向皇帝讲真理的事上从不犹疑。他说:‘倘若神父不敢道出真理,还有谁敢说出真理呢?’狄奥多西委任他的一位密友波大烈(Botherich)出任帖撒罗尼迦总督。波大烈是个好总督;但有一次,把一个行为不检的著名战车驾驶好手囚禁。当时人们对这好手爱戴到离以置信的地步,因而起了暴动,并且谋害了波大烈。狄奥多西怒不可遏。安波罗修劝皇帝必须按情节分别惩罚;但国务卿鲁芬罗(Rufinus)故意挑拨皇帝的怒火。结果狄奥多西为了代友报仇,下令挥军大屠杀。稍后他便想收回成命,但可惜迟一步抵达帖撒罗尼迦。当时剧场挤满群众,而且门都关闭。军队冲进场内,不论男女老少,肆意杀戮。经过三小时的大屠杀,超过七千人遇难。这大屠杀的消息传回米兰,到了下主日当狄奥多西前往守礼拜的时候,安波罗修站在门外不准他进去。虽然皇帝恳求宽恕也无济于事。过了八个月,狄奥多西再图前往守礼拜,又遭安波罗修拦阻。最后,皇帝必须俯伏在地而忏悔,然后才获准与会众一同守礼拜。当教会在极盛的时候,对斥责人就英勇无惧。
在我们人际关系中,一句警告和责备的话常会救一位弟兄不致犯罪而沉沦。但是,正如有人说,说这话的时候,务要以‘弟兄矫正弟兄的友爱之心’。说话时必须觉得我们同有罪孽感觉,我们的地位不是作别人的道德法官;但是在必须说的时候,我们向别人提出警告,乃是我们的责任。
他必须劝勉人。这是事情的另一面。责备绝不应该使人陷于沮丧之中,使他灰心失望。人不单只须受责备,也须受鼓励。
还有,基督徒的责备,警戒和劝勉的职责,必须用百殷的忍耐实行出来。这个希腊字是Makrothumia,它形容一种绝不会被激怒,不会失望,不会认为任何人是不能得救的人之精神。基督徒因为对基督有改变人心的大能,有不屈不挠的信仰,所以能耐性的相信人。
愚笨的听道者(四1-5)(续)
保罗继续描述愚笨的听道者。他警告提摩太,当日子来到,人会不听纯正的道理;但对那些能说出随和与悦耳的话之人,会增添好些师傅。
在提摩太的时代,这些教师比比皆是,太误人了。他们被称为智士(sophits);他们周游各城,声称能教授各种学问而收取酬金。雅典演说家艾素克拉底(Isocrates)说‘他们以收费低和应许大吸引学生。’他们愿意只收十五至廿英磅便把所谓人生的整套美德教授学生。他们会教导人作精巧的辩论,并且措词新颖,直到把理亏的强解成合理的事实。柏拉图(Plato)痛诋他们说:‘他们以虚假的教育作饵,猎取有钱和有地位的青年,目的就是收费;他们利用科学的修词方法教人改善私人的谈吐而赚钱,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教导是错的。’
屈梭多模(Dio Chrysostom)写出他们的情形:‘你会听闻许多可怜的智士彼此呼喝诋毁;他们的门徒听他们召唤,也参加口角;许多著书的作家朗
在提摩太时代的人常会被售卖假学问的假教师困扰。他们所定的政策就是替人找出理由去支持他心中想做的事。直到今天,任何教师若教人轻看罪,必危害基督教和全人类。
为了和那些错误的教训作对比,保罗把一些责任交代提摩太。
他必须凡事谨慎,希腊文是nephein;它的意思是清醒,不易冲动;好像一个运动员,必须善于控制他们的情欲、食欲和心情。浩德(Hort)说,这个字形容‘种精神状态,不受任何事物烦扰或变为错乱……一切机能都完全受控制,大胆审慎地看一切实情和斟酌一切。’基督徒不会变成狂痴思想的牺牲品;在一个不稳定和常常被视为疯狂的世界中,平静稳定是他的表号。
他必须忍受临到他的一切痛苦。基督教觉得甚么事情有价值,基督徒应当无怨无尤地为之付代价。
他必须作传道的工夫。基督徒虽然要做责备人和警戒人的工夫,但主要的工作仍然是传好信息。倘若他坚持谨守纪律和舍己的生活,他会得到比低价享受更大的人生喜乐。
他必须尽他的职分。基督徒应当有唯一的野心,就是做一个对他所属的教会和生活的社会有用的人。他不愿失去的机会不是便宜得到的利益,两是事奉他的 神,他的教会,和他的邻舍。
保罗跑尽人生的路程(四6-8)
对保罗来说,人生的终点已非常接近,而且他自己也知道这件事。当伊拉斯莫斯(Erasmus)年老的时候,他说:‘我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人,我赚得我的退役,余下的争战必须留待年青的人。’保罗这位老战士,他要放下他的武器给提摩太接班。
在新约中,我们找不到比这里所描写更生动的一段经文。
保罗说:‘我的生命已经抵达必须浇奠的时候。’被浇奠这个希腊字动词是spendesthai,意即向诸神倒出来当作浇奠。罗马人每餐皆以一种献祭作结束;这是指拿起一杯酒将它倒出来(spendesthai)献给诸神。保罗似乎这样说:‘生命的日子已尽,这是我离开的时候了;我必须把我的生命倒出来,献给 神作祭物。’他不是想自己受刑;他所想的是把他自己的生命献给 神。自从他悔改以后,他已把一切献给 神:他的金钱、学问、时间、精力、敏锐心思,和敬虔的心。现在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生命,这时,他亦乐意舍去。
他继续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希腊文(analusis)用作‘离开’是非常生动的词。因为它包括多方面,而每一个景像都告诉我们关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一些情形。
(甲)它用来形容除开套在动物颈上的轭或犁具。死亡对保罗来说就是息劳,放下劳苦工作而安息。正如斯宾塞(Spencer)说:劳动后获得休息,暴风雨后抵达海港,生命之后死亡,都是可爱的事。
(乙)它可以解作松开手铐或脚镣。死亡对保罗来说就是一种释放。经过死亡,他住的不再是罗马的牢狱,而是充满光荣自由的天庭。
(丙)它可以解作松开营幕的绳索。对保罗来说,这是一个拔营起程的时候。他曾横过小亚西亚和欧洲的许多道路。现在,他要走的是最后最伟大的旅程;他走这条引到 神那里去的路。
(丁)它可以用来作松开停泊船只的缆绳。保罗有许多这样的人生经历。他的船离开港口,驶进深海。他现在正要启航,进入最深的大海,渡过死亡的波涛,最后便会抵达那永恒的安全港。
因此对基督徒来说,死亡犹如放下重担而获得安息;它除去羁绊的事物,使人获得自由;它叫人拔营起程,前往天上的住处;它除掉把我们捆绑在这个世界的绳索,叫我们启航驶到 神的面前。那么,谁还会惧怕死亡呢?
打那美好的仗之喜乐(四6-8)(续)
保罗以他最擅长运用的生动图画再说下去:‘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看起来他不是用人生三种范畴的不同图画,而是从不同比赛中看见一幅图画。
(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译作‘打仗’的希腊字是agon,这是指在比武场中的比赛。当运动员尽了他的最大努力去竞赛以后,不论胜负,他心里都获得最大的满足。保罗现在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知道毕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主作工。当巴栗(Barrie)的母亲临终的时候,他作一个伟大的声明:‘我可以回溯以往,甚至在最小的事情上我都做妥了。’世界上最使人心满意足的就是知道自己已经尽力而为。
(二)‘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开步容易,达到终点却难。所以生命必须有一种支持力;许多人都缺乏这种力量!有人向一位著名人物提议在他生前应该有人替他写传记。但他坚决拒绝,他的理由是:‘我亲眼看见许多人跑到最后一圈便倒下来。’真的,人到最后冲刺之前,很容易干一些愚不可及的事,把光荣的一生的美好记录尽毁。但保罗声称他已跑尽当跑的路。当他抵达目标的时候,心中有一种深深地满足!
全世界最伟大的赛跑可能是马拉松长途赛,而且昔日马拉松一役亦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具有决定性的战事之一。这是希腊人和波斯人的争战,倘若波斯人战胜的话,希腊人的光辉永不会照耀全世界!结果希腊并人以寡敌众,赢得胜利。当战争告终,有一个希腊士兵用一日一夜的时间,从战场奔回雅典,希望报告胜利的消息。他朝向众官长之处直跑。最后他到了目的地,喘气说:‘各位要欢欣!我们已经打胜了。’正当他说完这句话便倒地而死。但是他已跑尽当跑的路;这样离开世界是最好不过的。
(三)‘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句话的解释可能不止一个意思。倘若我们仍然以运动比赛的背景去看它,我们会得到这样的解释。在希腊的伟大运动会中,最著名的就是奥林匹克了。全世界最伟大的运动员都齐集这里。在比赛前一日,所有参赛者都必须向诸神作严谨的宣誓,表示他们已经受超过十个月时间的训练,并且不会用任何狡诈的手段去取胜。保罗可能这样说:‘我已经守住这些规则,我已依照章则完成了竞赛。’人若知道毕生没有破坏生命竞赛所定的荣誉规则,便会死得安乐。
但这句话可能还有别的意思。它也是生意上的术语。希腊人常常会说:‘我已遵守了合约,我已忠诚履行我的承担。’倘若保罗按这种方式说的话,他的意思就是说他已经献身事奉基督,守住对基督的承诺,而且他从来没有令他的主失望。此外,它可能有一个意思解作:‘我已经守住了我的信仰,我从来没有失去我的信心和盼望。’照这句话的解释,保罗就是说他不论甘苦,不论是自由或受囚,不论在海上或陆地遇到任何危险,甚至现在正面对死亡,他从没有失去对耶稣基督的信靠。
保罗继续说,那冠冕将会为他存留。在竞赛中,最大的奖品就是一个用月桂花编织成的花冠,得胜者获得这个花冠作加冕。运动员都渴望获得最大的荣誉。但这个花冠只能存留数天便凋谢了,保罗知道为他存留的冠冕是永远不会枯萎的。
这时,保罗从人的看法转到 神的判断。他知道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他便会站在罗马皇帝的审判台前,而他的受审只会有一个结果。他明白尼罗王的制词是甚么;但他亦同时明白 神的判词是甚么。一个虔诚奉献给基督的生命,对人的判词会置之不理的。他们即使将他定罪,他也不必理会,他只要能听他的主说:‘好,你这忠心良善的仆人。’他便会心满意足了。
保罗仍有一句要说的话,这个冠冕不单为他存留,也为凡期盼这位君王来临之人。他好似对年青的提摩太说:‘提摩太阿!我的生命已将结束,但我知道我必会获得我的报酬。倘若你跟从我的脚踪,到你的终了,你也会得着同样的信心和同样的喜乐。’保罗所得的喜乐也是为那些能打那美好的仗,跑当跑的路,并守住信仰的人存留的。
荣耀和可耻者的名单(Ⅰ)(四9-15)
保罗把他的朋友列成一张荣誉和可耻者的名单,其中有些对我们只是知其姓名;有些当我们细读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的时候,对他们可以稍有些启发性的认识。其中有些故事,倘若我们运用想象力,也可以把它们重写出来。
底马的灵性历程
底马的名字排在最先。在保罗的书信中,他的名字出现三次;从字里行间来看,底马故事之中很可能有一个悲剧。
(一)在腓利门书廿四节中,他与保罗称为同工的一些人并列。
(二)在歌罗西书四章十四节中,只写上他的名字,没有任何评语。
(三)在本段经文中,他因为贪爱现今的世界而离弃保罗。一言以蔽之,底马当初是个同工;其次只是一个底马;最后,为了贪恋世界而离开正道,也离弃保罗。这里所见的是一个灵性退后沉沦的经历:一个同工竟然逐渐变成背道离经的人;应该受人称誉的,竟然变成羞耻的姓名。
底马的实际遭遇究竟是怎样呢?我们除了臆测之外,不能确定。
(一)很可能当他开始跟从基督的时候,没有想及作门徒的代价;这很可能不完全是他个人的错。有一种福音主义声言:‘接受基督,你便获得安息、平安和喜乐。’这是一层意义,这具有最深的意义,在其中有奥秘和祝福的事实。但在另一方面也是事实,那就是当我们接受基督的时候,我们的烦恼也开始产生。直到现时,我们的生活都是随从这个世界和它的标准。以前的生活是平坦易过的,只要随俗浮沉,便极少遇到阻力。但是一旦接受基督,他也接受一套全新的标准,在他的工作,人际关系,和享受各方面,皆义不容辞的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所以必然有冲突的事。由是观之,底马当初是可能凭一时情绪激动而加入教会,从没有深思熟虑,把事情想透;后来失去拥戴,受逼迫,必须作出牺牲,孤独,被禁锢,他便放弃作门徒的责任,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那一类的事。所以当一个人立志跟从基督的时候,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应该明白他所应做的是甚么。
(二)底马可能遭遇岁月必然带来的疲累。它们有一种方法抢走我们的理想,低降我们的标准,使我们易于向它们屈服。
苏达伦(Halliday Sutherland)告诉我们有关他初获准执业行医的感受。倘若他在街上或在人群中听闻别人呼喊:‘这里是否有一位医生?’他顿时觉得非常兴奋、骄傲、并且渴望立刻前去救援。但过了多年,他对这种请求感到讨厌。当初兴奋的心情已经消失了。
大卫斯(W. H. Davies)是一位徒步旅行者,也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写了一段透露自己的描述。他必须步行前往游览那个天特寺院(Tintern
Abbey),那是他廿七年前到过的地方。他说:‘经过了廿七年的光景,我再站在这个地方追忆,比较年青时热忱和现时那种不冷不热的感受,我对自己并不太满意。举例来说,从前我会废寝忘餐,追求欣赏奇妙的景物;但现在我没有追求美丽的景色,我主要的爱好,只是偶尔哼唱着歌走我习惯走的路。’
殷哲牧师(Dean Inge)用诗篇九十一篇六节:‘午间灭人的毒病’作讲道题目──他称‘中年的危险’是人生最可怕的威胁──岁月对人理想的威胁是最危险的一种;阻止它张牙舞爪的唯一方法,就是时刻活在耶稣基督面前。
(三)保罗说:‘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他的烦恼可能非常简单,却是十分可怕。理由很简单,他爱逸乐胜过爱基督;他爱坦途快捷方式而不愿走先苦后甜的十架道路。
当我们想念底马的时候,我们要怜悯他,而不要痛责他,因为我们当中有许多人也像他一样。
我们所见的故事很可能不只是底马一个人的一生。底马这个名字的原名是底米丢(Demetrius)的缩写与亲热的称呼,而在新约中,我们看见底米丢出现过两次。他曾在以弗所领导当地的银匠起来暴动,想制裁保罗,因为由于保罗传道的影响,使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徒十九25)。另一次的记载就是约翰给他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他能勉力行善,又有真理给他们作见证,就是约翰等人也给他作见证,而这见证是真的(约叁12)。这是否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份呢?底米丢这位银匠是否从保罗和基督的身上找到一些萦系他心头的事物?这个曾经仇视信徒的暴民领袖后来有否变成皈依基督的信徒?他是否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离弃了基督徒的道路,因为贪爱现今的世界而变成一个背道离经的底马呢? 神的恩典是否带领这个以弗所的底米丢回到
荣耀和可耻者的名单(Ⅱ)(四9-15)(续)
人人都称赞的一个外邦人
当保罗讲完那离弃真道的人以后,他便继续描述另一位忠心至死的人,他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我们所认识的路加虽然很少;但就从这些微事实中,我们也能看出他是新约中具有最可爱性格的人。
(一)我们从经文的含义知道一件事──路加陪同保罗走最后一次旅程,直抵罗马,并且跟他一起抵达监狱。他是使徒行传的作者;这本书有些章节是用第一人称多数代名词写的,所以我们肯定路加以亲身在场来写这些经文的事迹。使徒行传廿七章描述保罗是由守卫监视而解往罗马,这段经文就是用第一人称代名词写的。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路加必定与保罗同在。同时我们亦可以推测另一个事实;人认为当时被送往罗马受审的犯人获准携同两个仆役随行,因此路加可能自告奋勇,充作保罗的仆役随行,一直到达罗马的监狱。无怪乎保罗能用这么亲挚的语气称呼路加。对朋友表现出极度忠诚,就能不避艰险。
(二)在新约中,我们看见其它两次提到路加。在歌罗西书四章十四节中,路加被称为亲爱的医生。保罗欠路加很大的恩情,保罗经常提及他身体有一根刺,路加必然是使用他的医学之一位,减轻他的痛苦,叫他可以继续担当传道的工作。路加的确是个仁慈的人;虽然他似乎不是一个伟大的布道家,但按个人的事奉来说,也是作出贡献之人。 神赐他有一双医病的回春妙手;他就把他的技巧和恩赐献给 神使用。仁慈是使人脱颖而出的质素。有口才的人很容易会被人忘掉,心灵的智慧可能只存留在书本里面,但是仁慈却会活在别人心中的宝座上。
约翰逊医生(Dr. Johnson)与一个名叫夏伟(Harry
Harvey)的青年有一面之交。夏伟富有,生活有点放荡不羁。但他在伦敦拥有一间大屋,而且常常欢迎约翰逊前往下榻。经过数年后,约翰逊有一次听闻别人用一些很不友善的话批评夏伟;约翰逊于是正色对他们说:‘夏伟是一个邪恶的人,但他对我非常友善。即使你们以狗的名字去呼叫夏伟,我仍然会爱他。’仁慈可以遮盖一切的罪!
路加非常忠诚,又有仁慈。
(三)另一处提到路加的经文是腓利门书廿四节;保罗在那里称他为同工。路加不只是写作,他也不以做医生为满足;他总是不懈地工作。教会里面有许多只会说话的人,只取不予。但路加是教会当中肯辛劳工作的人──这种人才是无价之宝。
(四)新约中可能还有一段提到路加。哥林多后书八章十八节说:‘我们还打发一位兄弟和他同去,这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从最早期,这个人就被人指为路加。他是一个人人称赞的人。他是一个至死忠心的人;他是一个性情仁厚的人;他也是一个竭力工作的人。像路加这样的人,时时都会得众人称赞的。
荣耀和可耻者的名单(Ⅲ)(四9-15)(续)
在这个名单的后面,还有另外一个人;他有鲜为人讲述,却是情节动人的故事。
自行悔罪的人
保罗督促提摩太要携带马可同行,‘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传道一词并不是指教会传道的狭隘意思,而是指更为广泛的事奉。保罗的意思是说:‘带马可同来,因他在事奉上很有帮助。’司各脱(E. F.
Scott)把它写作:‘带马可同来,因他的手凡事都肯做。’我们若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带马可来这里,这地方很需要这样一个有用的人。’
马可有一个失败又兴起奇妙交织的一生。当教会开始的时候,马可是一个少年人,他从此就在教会中生活。当彼得从监狱逃脱回来,他先跑到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里。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间屋就是耶路撒冷教会的聚会中心(徒十二12)。
当保罗和冒拿巴启程作第一次传道旅行的时候,他们携带马可同行,让他充任他们的助手──他的全名,是约翰马可(徒十三5)。当时看起来,他好像被选定要与保罗结伴并在教会事奉了。但是,他在途中出了岔子。当保罗与巴拿巴离开旁非引亚,来到一个岛上,朝小亚西亚的中部高原推进,准备跋涉那艰苦险峻的旅程时,马可便和他们告别,只身返回家里(徒十三13);他的勇气不足,竟然要中途折返。
保罗认为马可这次懦弱的行为非常严重。当他和巴拿巴正计划第二次传道旅行的时候,巴拿巴──他与马可原属亲戚(西四10)──企图再携带马可同行。但保罗则坚决反对再次录用擅离职守的人。这次二人的争论非常激烈,结果保罗与巴拿巴便分道扬镳;照我们所知,他们此后再没有携手合作(徒十五36-40)。所以,在保罗的心中,马可有一个时期给他的印象很差,就是一个没有骨气的离弃者,而且坚决拒绝再用马可。
此后,马可怎样,我们不知。但是根据传说,马可后来到了埃及,并在那地创立基督教会。姑勿论他的去向和工作,他确实改过自新。因为后来当保罗从罗马狱中写信给歌罗西教会的时候,马可陪伴着他,而保罗在信中亦推荐马可给歌罗西教会,希望他们能够接待他。保罗现在到了生命临终的时候,他渴望能够陪伴的人,除了一个亲爱的提摩太以外,就是马可,因为他是一个很有用的人。那个曾一度擅离职守的人,现在已经变成得力的好助手,在事奉保罗和传福音的事上肯任劳任怨。
富斯迪(Fosdick)曾以‘没有人会始终不变’的题目作讲题;这是他的一篇伟大而能够振奋人心的讲章。马可的生命便足以证实。他成了我们的鼓励和感召,因他曾一度失足,却能补偿过失。耶稣基督直到今天仍然能使懦弱人变成刚强;鼓舞气馁的人争战。
荣誉和可耻者的名单(Ⅳ)(四9-15)(续)
助手,妨碍者,和最后的请求
这个名单中的人名继续写出来。我们对革勒士的生平一无所知。提多是保罗另外一位最忠诚的战士。保罗曾以:‘我真儿子’称呼提多(多一4);当哥林多教会的麻烦正困扰着保罗的时候,提多便作了保罗的使者,努力排难解纷(林后二13;七6,13;十二18)。推基古就是受保罗的托付,把信分别送给歌罗西教会(西四7)和以弗所教会(弗六21)的人。这一小队的助手就此分担保罗的工作;分散到各地的教会。虽然保罗留在狱中,他虽然感到孤单但传道的工作仍然可以继续下去,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信徒因此可以获得坚固,指导,和安慰。
然后,保罗也提及一个妨碍他工作的人,而不是助手:‘铜匠亚力山大多多害我。’我们不知道亚力山大所干的是甚么;但我们可以推想出来。保罗所用译作害的动词是endeiknumi,它的字义就是展示。事实上,这个字常常用来解作汇集资料,针对一个人。当时罗马人最可恨的就是告密者。亚力山大或者是一个变节的基督徒,他前往地方官那里诬告保罗,用最可耻的方法想陷害保罗。
保罗提出一些个人的请求。他希望拿回地在特罗亚留在加布家中的那件外衣。这件外衣(phainole)就是一袭像毛毯的大圆形外套。中间开了一个圈,当人披着这件外衣,只须穿过头顶,全件外衣使好像一个营幕遮盖着自己的身体,一直垂到地面。这是冬天穿着的外衣;保罗在罗马狱中一定觉得寒冷了。
他还希望把那些书带来。这个希腊字是biblia;它的字义就是蒲草纸的书卷;这些书卷很可能有福音书的最早经卷在内。他还需要那些皮卷。这个字的意思只有两个。一是指保罗的契据文件,特别是指他的罗马公民证书;二是指希伯来文圣经。这个解释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希伯来人习惯把圣经写在动物的皮卷上。当保罗身在狱中等待死亡来临的时候,他所盼望的就是耶稣的话,和 神的话。
有时,历史用一种奇怪的方式重演出来。经过一千五百年后,威康・丁德尔(Willian
Tyndale)因为大胆把圣经翻译成他的本国语言,被囚禁在维获地(Vilvorde)的监狱等待受刑。当时,是一个寒冷和潮湿的冬天;他写信给一个朋友:‘请你为了耶稣的缘故,送给我一顶厚帽,一些裹腿的布,工具,一件毛衣,最重要的是我的希伯来文圣经。’伟大的人物当面临艰险打击的时候,死亡的阴森气息已经临近,他们所需要的就是 神的话,惟独 神的话才能把力量与勇气放进他们的心灵里。
最后的话和问安(四16-22)
罗马人的审判是以一个初步聆讯开始,好对犯人作明确的起诉。保罗在初次审讯中,没有一个朋友帮助他。自行承认是将被判死罪之人的朋友,太危险了。
在这段经文中,有一件不寻常的事──就是追忆诗篇廿二篇的话:‘为甚么离弃我?──众人都远离我。’‘没有人帮助我──没有人前来帮助。’‘救我脱离狮子的口──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外邦人都要听见
在这孤独的时刻,有三件事给保罗带来勇气。
(一)众人都离弃他,但主与他同在。耶稣曾说,
Arc)说:‘倘若做一件合理的事,意味着自己受到孤立,那么我愿意与 神一同孤立。’
(二)保罗甚至会利用一个罗马法庭宣讲基督的信息。他已顺服
(三)他深信最后的拯救必会临到。在时间上,他似乎是环境之下的牺牲者;在罗马法庭的犯人栏内,是被判死刑的囚犯。但保罗所见的是超越时间,并且知道他有永恒安全的确据。抵受一时的危险而获得永恒的安全,远胜过一时的安全而危害永恒。
一个隐藏的爱情故事?(四16-22)(续)
最后就是请安和代人问侯。保罗向百基拉和亚居拉夫妇二人问安。他们无论住在甚么地方,总会用自己的家供信徒聚会──成为一个教会;他们也曾经不顾自己的性命去保护保罗的性命(徒十八2;罗十六3;林前十六19);向英勇果敢的阿尼色弗请安;他曾冒生命危险在罗马四出查访保罗坐监的下落(提后一16),而他后来可能因为对保罗忠诚的缘故而丧生的。给以拉都请安,保罗曾托仃他以代表的身份前往马其顿视察(徒十九22),并且他后来在罗马教会工作(罗十六23)。给特罗非摩请安;他是一个外邦人,当保罗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犹太人证告他带特罗非摩进入圣殿的院庭范围内;结果这件意外导致保罗最后一次被囚开始(徒二十4;廿一29)。最后友布罗、布田、利奴及革老底亚四人向提摩太问安。在后期的目录中,利奴被列为罗马第一任主教。
关于布田和革老底亚这两个名字,有人编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或者不可能发生,然而它的内容非常有趣,所以我们亦顺便一提。马休尔(Martial)是罗马一位著名诗人,也是一位隽语大师。在公元后六十六年至一百年之间声名甚噪。在他的著作中有两段隽语是描述一位出身高贵和地位显赫的罗马贵
Claudius Cogidubnus)。倘若高治特罗有女儿的话,她必会取名革老底亚(Claudia)──就是用父亲的名作纪念。这个故事可以再作一点推想。高治特罗可能把他的女儿送往罗马居住。他这样行几乎是必然的事,因为当外国皇帝与罗马结盟的时候,通常都会把自己家族中的一员送往罗马当作人质,以保证守约。如果当时革老底亚前往罗马,她必会下榻于一位名叫包天亚斯(Aulus
Plautius)的私邸,因为包天亚期曾在公元后四十三年至五十二年间出任英国总督;高治特罗曾对他尽忠效劳。这位包天亚斯的妻子是庞宝尼亚(Pomponia)。根据塔西图的记述,庞宝尼亚在公元后五十七年,因为‘涉嫌外国的迷信’而被罗马法庭传讯。这个所谓‘外国人的迷信’很可能就是指基督教的信仰。庞宝尼亚可能是一个基督徒。那么,来自英国的公主,革老底亚,也会从她的身上认识耶稣
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推测是否属实。但想到革老底亚是来自英国的一位公主,而当她住在罗马的时候,变成一个基督徒,而她的夫婿就是布田,是一件奇妙的事。
保罗到临终的时候,把他的朋友们付托给他的主,也是他们的主,愿他们常在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每日研经丛书
串珠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