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廿一章
Ⅷ 保罗被捕入狱(廿一1~28)
一 保罗往耶路撒冷(廿一1~16)
  米利都一席话,结束了使徒行传记载保罗的宣教事工。从此他前往耶路撒冷,被捕下狱,受尽控诉磨炼,最后送往罗马见该撒。在此我们看出耶稣的一生事工与保罗相呼应的地方。耶稣也是往耶路撒冷的,途中预言将要受苦害,他被捕受控,在犹太人和罗马人面前受审。他受死,复活。当然,保罗在使徒行传中决没有真经历死与复活,但有人觉得他这最后一程,在航程上免沈船溺死之险,也接近耶稣的经历(参林后一8~10)。
  往耶路撒冷的一程,记载得相当详尽,包括途中各站的情况。内容必然根据保罗旅伴之一的日记:其中用“我们”的写法,表示是路加的手笔。保罗一路上所受的欢迎,和不断加深他预感受苦的先知的警告,这些都是其中最具意义的特点。尽管如此,保罗仍坚持要达成神在他身上的计划。
  1. 保罗及同行的人难分难舍地,离别了米利都的朋友。他们向南航行到哥士岛,第二日到了罗底,是罗底岛上的港口。这时他们已来到小亚西亚南角的尖端,然后继续沿南岸向东,来到帕大喇。西方版本加上每拉,是向东约五十哩(80公里)的地方,该地是通往叙利亚较大的一个港口285。
  2~3. 保罗在这里(帕大喇和每拉)转了船。起初那艘船可能就停在那地,或继续逐一港口慢慢前行。保罗赶路心切,时间匆促(二十16),因此另选一艘直航大洋的船前往,航线约有四百哩(644公里)。路加轻描淡写地提及腓尼基、叙利亚和推罗这些目的地。推罗是腓尼基的主要城镇,而腓尼基是叙利亚境内一地区。船从居比路南部经过,就是陆地(路加用了恰切的航海用语),于是直趋推罗,要在那里卸货。
  4. 保罗一早既然匆匆赶往,在推罗竟安然逗留了七天,实在奇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一路上赶路,如今足有余暇可以停留。也可能他必须留几天,等那艘船启程(见布鲁斯 Acts p.385,假设第六节的船是同一艘船),或要找另一艘往该撒利亚的船。保罗用这段时间寻访信徒,多半是十一19所述的避难者及悔改归主的人。这群信徒中有作先知的,凭着圣灵警告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这样看来,保罗深信是神的指引,要他往耶路撒冷去,而先知的警告却似乎与他当初的引导相违了。最简单的解答,就是推罗的信徒得圣灵启示,知道保罗会在耶路撒冷受害,却以自己的心意劝他不要去。其实不去也不是最完善的办法,若圣灵预言保罗要在耶路撒冷受苦,那末没有什么能阻止的了,不顺服神却是甚有可能犯上的(保罗在廿六19提及)。推罗的信徒可能对预定论的细节没有深切认识,所以以为可以对保罗说:“若这事要发生在你身上,就不要去了吧。”
  5~6. 保罗没有依警告行事,船快启行了,他就与同伴起程。动身前也有一幕动人的话别,与米利都的情景相仿。当时的肃穆,表示他们深知不再见保罗了。这儿,似乎是顺笔无意地提起妻子儿女,表示一种历史性的逼真感。保罗和同伴在这短短的日子里,已获得接待他们的家庭深切的眷爱。
  7. RSV 作航程尽了,表示他们在多利买就上岸了。这港口离开推罗不过四十哩(64公里,海路需时一天),保罗何以竟等了七天,
  8. 第二天就来到该撒利亚,是往南四十哩(64公里)的距离。他们在这里与腓利共聚,腓利自从八40说他到了该撒利亚之后,就一直未提及了。他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利,为要与使徒腓利有别。不过后来的传统中,两人常被混淆。“传福音的”头衔很贴切,因为他虽然是七个被按立的执事之一,处理教会中的贫苦人,他却传道得力,该撒利亚的教会可能是他建立的。
  9. 路加补充说他有四个女儿,都未出嫁(处女),且作先知说预言。虽然未婚和守寡的在教会中,常占特殊的位份(提前五3~16),但路加是否有意把处女和说预言连在一起,则不清楚。最奇怪的,就是她们虽有说预言之能,却并没有预言保罗的际遇。赫肯(p.601)说得不错,这一情节是路加自己采用的数据286。
  10~11. 虽然如此,有关保罗却真有更进一步预言,来自一个先知叫亚迦布,是从犹太来的。他在上面(十一28)已经出现过,这里却重新以新人物介绍。这表示路加在此根据“我们数据”来记载,其中未曾介绍过这个人。亚迦布的预言有行动,加上说话解释,叫人想起旧约先知的行动表征。保罗穿着一条腰带,是一条长长的布,包在腰围上(参太十9),亚述布拿起来,捆上自己的手脚,法国怀疑学者
Loisy 直截认为绝不可能的事。接着他发出严肃的预言,圣灵说就相当于旧约先知口中的“主如此说”。犹太人要如此捆绑保罗,把他交给罗马人。这动作叫人想起耶稣向彼得预言自己将被交在外邦人手里(可九31,十33)。这预言并没有依字面实现,保罗虽被犹太人捉拿,却没有交在罗马人手上,反而罗马人把他抢救保押起来。亚迦布的言辞分明是想对比耶稣与保罗的际遇。无论如何,保罗落在罗马人手中保押起来,也是犹太人带起的后果(参廿八17),虽然罗马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理由控告他什么罪名。
  12~13. 亚述布这突然活现的预言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十分有力。保罗的同伴(第一次记载)和本地的人,都劝保罗明知将如此遭遇,就不要上耶路撒冷去。正如第四节一样,这感应是自然的,但并不合逻辑。不过,这也加强表现出保罗完全忠贞的顺服神。一个人明知要吃苦也甘愿牺牲,是不容易的;他明知所爱的人会因此伤痛,又苦劝他不要这样作时,要作这个决定就更不容易了。他们这样哀伤苦劝,令他心碎。但保罗心意已定,不但预言中的苦楚,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他也愿意。若单为受苦而受苦,原没有什么价值,但若为耶稣的名而作,就是信徒服侍主所必行的,就有价值了。
  14. 人们见保罗坚决不移,就放弃不再苦劝,顺服在主的旨意里了。他们这话叫人想起耶稣在客西马尼(路廿二42),表示愿意依从神的旨意,虽然话里似乎暗中希望神的旨意没有他们预期的可怕,事实上至少有一方面如愿了,保罗并没有死在耶路撒冷(他们并没有听见清楚的预言,所以这样恐慌,这乃是他们自己的忧虑而已)。
  15~16. 于是来到旅程的终点。收拾行李可能是指上好马鞍上路,这一程约有六十四哩(104公里),骑马总比徒步更快了。该撒利亚有几个信徒与他们同行,他们很可能是要到耶路撒冷参加以基督教形式庆祝的五旬节。他们又作领路的,带一行人到了拿孙的家,这人“久为门徒”。依经文看,拿孙的家应该是在耶路撒冷,这看来很合理。不过,西方版本却说拿孙的家在往耶路撒冷途中的一个无名小镇里,保罗在此过了一夜。其实,这也并非不可能,这一程要走两天。但路加
285 Haenchen (p.53) 认为这是抄写者错误的增补(根据廿七5),因为帕大喇到 Myra 的距离,一天航程是到不了的;可是那距离并不比哥士到罗底,或罗底到帕大喇远多少,他反对的理由并不充足,西方版本也可能保存了正确的数据。
286 有解经者认为这一节说这些女儿向保罗发预言,但这里用的希腊动词,是描写他们的个性,而不是指某一项行动。
二 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廿一17~36)
  保罗在耶路撒冷受到信徒热切的欢迎,
  17. 保罗到了耶路撒冷,受到教会的欢迎。这里似乎是教会会友领袖与保罗非正式的会面,赫肯(p.607)认为这是指希利尼化的犹太信徒,就是拿孙等人;因为第22节说耶路撒冷大部份信徒,都尚未知道保罗已抵达。这说法极有可能。
  18. 第二日,就与雅各及各长老会见,他们这时全面领导耶路撒冷教会。而与保罗同去的,有同上耶路撒冷的各地教会代表。他们和保罗一同去,很可能是为了送上带给耶路撒冷的捐项,路加却
  19. 保罗的报告如前一样(十四3f,12;也许加上十八22),是向教会陈述宣教事工,详细述说神的恩惠怎样临到外邦人。使徒行传的故事,明明地看出保罗虽然在会堂开始传道,也有犹太人信主,但大部份归信的人,是归化犹太教的人,和其它参与会堂聚会的外邦人,再加上一些与犹太人没关连的外邦人。这一切成功,全归荣耀于神;不管犹太人心目中对外邦人这使命,仍有什么疑惑,神已经引导计划这一切了。
  20. 所以,保罗的听众除了为所听见的归荣耀给神,赞美神之外,别无可说(十五3)。可是,他们深知当时还有不少人对保罗存疑甚深,虽然他们本身并不同意这些人的观点。他们说,信主的犹太人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仍热心于律法。这些人也许就是指十五5所说信主的法利赛人。他们被称为热心份子(Zealots 即奋锐党),因为他们高举律法为神赐给以色列的;后来“热心者”这词,染上了臭名,代表那些热中于律法如传统犹太人生活形式的人,他们力争国家不受外力统治,诉诸暴力以求达到目的。保罗自己也曾如此若未过也差不多了,热心于祖宗的遗传(加一14),后来遇见耶稣基督,就放弃了以律法在神面前称义的途径(腓三8f.)。其它犹太人却觉得不易放下昔日的生活形式,而继续生活在犹太教的文化里。
  经文说多少万信徒,有几位学者认为相当夸张,甚至根本不可能,因为耶路撒冷的居民相当少;不过,可参阅二41、47,四4,六7,九31。有些解经者索性避开这难题,说信主的是经文的附注:雅各和同工们惧怕城中不信主的犹太人,所以这样说。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心目中也必然有些顾虑。这样的修辞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教会中有传统派犹太人的集团,已是证据确凿的事。不过“多少万”可能是雅各言辞间的夸大罢了。
  21. 这等热心于律法的人士,听信谣传,指控保罗教训住在外邦中间的犹太人,放弃割礼。说他们自己既已受割礼,就无法补救(有些犹太人真个如此行,见玛喀比一书15),
  22. 可是,怎样处理这些谣传,仍然大成问题。那些相信谣传的信徒,很快就会知道保罗已在耶路撒冷了。根据西方版本,会友一知道保罗已到,就必立刻召集教会大会的了,因而必须准备怎样应对。
  23~24. 于是教会领袖提议保罗要有点实际行动,清楚表明这样的控告是不属实的。教会中有四个人有愿在身:剃了头表示这是拿细耳的愿(见十八18)。许愿结束时要在圣殿献祭,有人提议保罗为他们付出规费,这是犹太人所公认的敬虔举动。约瑟夫记述希律亚基帕第一,曾吩咐许多拿细耳人剃头,表示他付了他们的费用(根据布鲁斯 Acts p.393 n)。问题却在保罗自己也要一同行洁净之礼,当时的情况却甚不清楚287。
  保罗这样作就表示他守律法,但不少学者却怀疑保罗本人是否会真同意这样的建议。A. Hausrath 的抗议写得最生动;他说垂死的加尔文遗命留下金衣给天主的母亲,比保罗肯答应这样作更可置信。有人说这是路加自己虚构的事件,为表明保罗遵守犹太律法。甚至 Sta/hlin(p.277)也坚持说保罗不会依第24节的话,虽然他也承认保罗在林前九20的原则,是容许他这样行的。这样,真相似乎是保罗愿意向律法下的人,作律法下的人;虽然,他主要是为了争取未信主的犹太人,而不是讨好犹太信徒。这里的记述不是路加创作的,若赫肯(p.611f)说它来自较早的版源288是不错的话,就更属实了。当时的情况似乎保罗肯作协调的表示,但他自己的见证仍采定,他不再活在摩西律法下,乃活在基督的律法下(林前九21)。布鲁斯(Book
p.432)说:“像保罗这真正释放的心灵,不会受捆于自己的释放里的。”
  25. 保罗被劝如此行,并不等于其它外邦人也要如此行。外邦人基本的自由,已在第十五章大会中奠立了,在此再宣告一次。耶路撒冷的通告在此一字一句地向保罗复述一遍,似乎奇怪,因保罗本该熟知内容的了(参十五20~29)。因此雅各这番话主要是向保罗同行的人说的(假设他们仍在),又或是文笔上的技巧,用以对读者提醒。还有一个可能,这通告在“我们”的经文中第一次出现,路加可能忽略了把前文第十五章已出现的通知,做点编辑的工夫(试比较廿一10介绍亚迦布,有如前面十一28未提过一般)。
  26. 保罗接纳了这请求,第二日就上圣殿行洁净之礼,也报明那四人的拿细耳许愿日期已满,和他自己洁净之礼于第七日同时完结。
  27~28. RSV 译作七日将完,令人误会保罗的骚动起自洁净周的末期。希腊文原文却表示,保罗事发于七日期末到圣殿完成洁净礼的时候。我们若拿廿四11的日子计算,从保罗到达耶路撒冷至在该撒利亚发言,共有十二天,那末就没有时间可以容下七日的洁净期。至于布鲁斯(Acts p.394、424 与他在 Book p.433的说法相反),则认为该译作“将要进入这七日”,把事发时间放在一周之始。此外,若依赫肯(p.654 n.2)的见解,十二日是留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问题就没有了。
  保罗的麻烦,并不是在那些他一直想与之协调的耶路撒冷严谨的犹太信徒,而是亚西亚来的犹太人(即以弗所),大概是上耶路撒冷五旬节朝圣的。他们耸动众人,下手谋害他。说是保罗像司提反一样,踏践犹太民族团结一致的标志,就是神子民,律法和圣殿(参六13),群众对煽动的话立刻反应。他们尤其强调保罗要带外邦人入圣殿,玷污了它。这样的控罪实在矛盾,保罗自己正在行洁净之礼,不可能污秽圣殿的!这正是“悲剧”最贴切的文学含义了。
  耶路撒冷的圣殿分成一层一层的长方形院子(三3注一 
  29. 其实控罪的根据甚弱,以弗所犹太人认出特罗非摩(二十4)是他们的同乡,就硬说保罗把他带到圣殿去了。有些解经者认为这指控也许有点根据。布鲁斯(Book p.436n)则认为保罗不会这样笨,这样招引犹太人的疑窦。赫肯(p.616)补充说,犹太人对保罗不遵守律法的举动,不管什么证据也会相信的,这就足以解释这控罪了。又有说保罗可能自己闲逛,走进了禁区,这就等于说有人溜进克姆林宫的私人房间去观光一样无稽。
  30. 骚动一下就散播了。赫肯(p.616)把路加的合城太字面化了,认为不可能这样快展开庞大的动乱。Lake 和 Cadbury(BC IV, p.275),则用今日的火警讯号,和斗狗(!)消息传播的快捷来作比较。群众一齐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圣殿主持人立即把门关了,防止里面再生事。Jeremias 的见解应该没错,他认为这门是指分隔内院与外邦人院的门,而不是整个圣殿范围的大门289。
  31~32. 动乱的消息不久就传到罗马的营楼,位于圣殿西北的安东尼亚堡。堡的高度足以监视下面,并且有两道楼梯与外邦人院连接。耶路撒冷的营楼是罗马军队的一支,名义上应有七六○步兵,二四○队兵,由一千夫长 Tribunus Militum 统辖(约等于陆军少校或上校之军阶)。千夫长立即采取行动,对付刚爆发的动乱。他带领百夫长辖下的强大兵力,跑到现场来。罗马人一到,就足以叫犹太人放手,停住不打保罗。
  33~34. 保罗既是生事的起因,就被捕了,至于那打他的人下落如何,则没有记载。若千夫长怀疑保罗触犯了圣殿规例,则他对犹太人自行执法就不太在意了;不过,依正当手续,则应由圣殿的卫警对付保罗的。保罗双手被手镣与两个兵丁连锁着──正应验了亚述布的预言(廿一11),虽然不是一字不误,他的双脚亦未被绑。接着千夫长对查问他是什么人,作的是什么事。赫肯(p.617)认为千夫长问的是群众,不是问保罗。劳斯布表示不知道保罗听得懂他的语言。这是有可能的,但也可能当时千夫长开始查问保罗,群众就抢着插嘴,急于先告状,当时情况大乱(参十九32),千夫长决定把保罗带入营楼较为妥当,在营楼安静的环境下,才可能平心静气地审查囚犯和控方。
  35~36. 但群众又再哄动起来,保罗无法安全上台阶进营楼,兵丁只得把他抬起来。赫肯(p.618)反对这说法,认为把他抬起来,更容易成为袭击的目标,他说路加把真正原因瞒住,是因为保罗经这风波身体已太虚弱,无法自己行走(虽然等一会对他对群众说话时却不虚弱)。赫肯甚至怀疑那手镣的历史性,因他假定囚犯已近昏迷状态了。他说路加提及手镣,为的是表示保罗从此不再是自由之身。这些推断都是没有根据的。群众在耶稣受审时,向彼拉多喊除掉他!(路廿三18;约十九15),这时他们也喊着要治死保罗(参廿二22)。
287 有三个主要的解释: (1) Bruce (Book, pp.430f.),看出保罗这时无法进入一项拿细耳誓愿去,因这愿的时日是三十天而那些人的愿
显然认为保罗虽然无份于沾染不洁,但也同时守那仪式。这看法却未解释到第26节第一次上圣殿洁净之行。 (2) Haenchen (pp.611f.)认为从外邦之地来耶路撒冷的人,就是不洁,不能入圣殿。保罗既然要在圣殿参与拿细耳仪式,就必须先行洁净礼,在第三日第七日行洒水礼。路加所提供的数据,就是保罗安排自己七日洁净礼的完结,与拿细耳愿的完结,同在一个日子里,这样,第26节就是保罗往圣殿去预先说明他这意愿。不过,路加浓缩了记叙,叫人得了个印象是保罗同守拿细耳愿七天之久(参路二22~24,马利亚洁净之礼与婴儿奉献礼合在一起举行)。 (3) Stolle, (pp.76-78)
反对说一个普通朝圣者保罗,竟要洁净了才入圣殿,但他同意若要参与拿细耳许愿的,就需要行洁净礼。他认为保罗先前已许了拿细耳愿(十八18),如今想与四位海外回来的拿细耳人,同时献完结的祭。他们就都需要七日洁净期,再加上三十日才完结这愿(他们没有履行这三十日)。因此第26节是指洁净的第三日,而27节指第七日。这个见解的困难,在于必须假设那四人从海外来,同时保罗好几年前访巴勒斯坦许的愿,至此还未完结。这几个解释都各有难处,但第二个较少,是第26节要看作保罗自己洁净,其它四个人则
288 可是 Haenchen 认为,数据是“我们─数据”来的,并非使徒行传作者所写。那些认为路加是资料作者的,就不能用这形式来辩证了,却可以说路加作为目击者,数据亦必会正确。
289 J. Jeremias, Jerusalem in the Time of Jesus, p.210.
三 保罗在群众前分辩(廿一37~廿二29)
  千夫长把保罗带进营楼的策略,被保罗打岔了,他请求对群众说话。他的一番话强调自己是个严紧的犹太人,他对祖宗宗教热心,单看他逼害基督徒可知。可是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正要执行他的任务,却遇见一大异象,大光中听见耶稣的声音,从此他知道所逼迫的是天上的主,他必须服侍
  从这一段起,开始了保罗在耶路撒冷,该撒利亚被监禁受审。接着上罗马最高法院的旅程的一大段冗长的记述。这段记载既然这样长,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表示在作者眼中,重要性极高。他描述了保罗几次出庭的现场。且不
  这段记述的骨干固然是历史性的,虽然有某些方面的法律程序并不完全清楚。不过讲辞方面,就如往常一样有真伪的疑问了。讲辞的安排有作者细心的编撰在其中,当然我们不怀疑路加保存了保罗的辩辞的精神,不过表达的字句却是他的手笔。在当时的场面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用速记写下讲辞(虽然目击者会记得其中纲要)。保罗当时决没有时间思量说甚么话,且经过一番粗暴蹂虐,他根本就不适宜说话。不错,保罗在各场合中说的话,都有圣灵的引导(路十二11f.,廿一12~15);但若说圣灵一定用不寻常的方法,把保罗每一次的发表言辞,一字不差地指示路加,这样就未免误用了启示的教义了。
  37. 保罗被带进营楼之际,他决意争取机会辩护,就开声请求与千夫长说话。千夫长很奇怪他会说希腊话,虽然那是当时古代世界的通用语。他大概以为保罗是个不学无术的老粗,且可能是个犹太人。
  38. 千夫长于是以为他是从前在旷野掀起动乱的那埃及盗匪。根据约瑟夫 (Bel 二261~263),有一个埃及假先知带领三万人,进入橄榄山,为要夺取耶路撒冷。他应许人们必能眼见城墙倒蹋。腓力斯总督把他的随从杀的杀,擒的擒,唯独先知自己逃脱了。千夫长显然以为这人卷土重来;使徒行传中的随从人数,与约瑟夫所记载的相差很多,约瑟夫本来就以夸大的作风著称,因此千夫长的估计会更准确。这先知原属于一个等候弥赛亚的集团(这一点约瑟夫着意地冲淡了),他们期望神在旷野向他们显奇事。从五36f. 可见实例。福音书警告,不要被这种假冒的人迷惑(太廿四26)。千夫长称这先知的随从为凶徒(Sicarii 由于他们用的短刃而名之,拉丁文作 sica),这字用来指反罗马的极端份子,他们出现于腓力斯在位时,而在公元六六至七○年间,反叛罗马。赫肯(p.621f)认为千夫长误认这先知的随从,就是这集团的人,虽然约瑟夫着意地把他们分别出来。这样清楚的划分,令人狐疑到底有没有可能。(笔者写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多少个记者能正确地分辨出爱尔兰各军事集团的正名呢)。赫肯又奇怪何以千夫长一知道保罗会说希利尼话,就对他身份改观,因为希利尼话也是埃及的用语;不过,这可能是翻译上的错误,也许该这样说:“你懂希利尼话么?那末,你必定是那埃及人……”290。
  39. 保罗的回答,固然是顺带解释基督徒与犹太革命份子,毫无关涉;但路加插这段对话的动机,是否只为了这个,就值得疑问了。保罗一心是要确定他是有教养的犹太背景,和他公民的身份:他不是在圣殿煽动暴乱的那种人。他是犹太人,又是大数的公民。这不是指他的罗马公民身份到这后面才披露出来;他乃是表示他属于一个自治城,并以这身份为荣。自从 Clandius 大帝起,一个人可能同时持罗马公民的身份,及当地公民身份(见,Conzelmann p.124f.)。
  40. 他一透露这身份,就批准他对群众说话了。他从台阶上俯视群众,摆手叫他们安静,就用他们的乡音说话(使用了明智的策略),希伯来话可以指亚兰语(见廿二6,廿六14)。
  整段事迹引起许多历史性的疑难。赫肯说保罗根本在体力上,不可能有精力发言,且千夫长也不可能批准他,没有不得已的理由就批准他发言,群众当时更不可能肯听他。除了以上几点外,还要考虑前面已提过的问题,就是不能把讲词当作保罗逐字的写录。这等困难也许都过份夸张了,可能是由于路加的记载太简略,这里只是一幅戏剧化的台景,而不是细微的摄影或录音。最重要的,是保罗所传递的教训,从而认识他是耶稣基督的见证。
──《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