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七 保罗由以弗所至米利都(二十1~16)
  保罗的行程计划包括再到马其顿亚该亚,以后回耶路撒冷(十九21)。他原来的计划,是直接由哥林多到巴勒斯坦,越过亚西亚岸的;可是由于犹太人有谋害他的风声,就决定避开敌人,由原路经马其顿特罗亚及亚西亚沿岸而去。在此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件,就是叫犹推古复活。此后保罗就一路赶程回耶路撒冷,希望可以在五旬节前到达。他故意避开了以弗所。从保罗亲笔书信中,有很多宝贵关于这次行程的数据,就是在哥林多后书,说他怎样渴望再到哥林多去;又在罗马书,也看出他这一程的筹算,罗马书是他在哥林多时写的。从这些书信上,我们看见他十分重视这次收集的捐项,是他亲手主持,从外邦教会收集给耶路撒冷贫苦信徒的。
  1. 保罗在乱定之后才离开以弗所,不过事实上他后来再没有踏足以弗所境内,是否因为这一次虽然未被控罪,他仍觉得还是避避风险更明智,免再生事?他离开之前,招聚了教会众人来,临别赠言,内容很可能与二十18~35的劝勉相似,因他离开以弗所时,未预料会讲那番话。然后,他就到马其顿去了,若这一程等于林后二12f. 所提的,那末他就北行到了特罗亚(参十六8)。他在那里的传道工夫,大有果效。就在这期间,哥林多教会的争端有了端倪,保罗派了提多带信去(这信失传),指望他们和解,也为他自己将要到哥林多去铺路;这一次去,若那里的人仍各持己见的话,他就极不乐意启行了。他显然预期会在那里会合提多的,可是提多的行程误了期,保罗心急之余,就径自过到马其顿去,希望在那里早点遇见他。
  2. 到了马其顿,提多也到了,报告了教会的好消息,保罗满心的焦虑也就平息了。保罗心里感恩欢慰,就写了另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哥林多后书),托提多及两位同工带去,那两位未提名的同工,是负责照管捐项一事的(林后八16~24)。路加却一点也没提及这事(见十九21注五 保
  3. 保罗留在哥林多三个月,可能因为时值冬季,出门不便。在这段被逼逗留的日子,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写了给罗马的信。他原计划春天乘海路往叙利亚的,却因犹太人设计要害他而生了枝节。这个时节里,不少犹太人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或五旬节,后者更是朝圣者进圣城的旺季。有人若想在船上找机会袭击保罗,是决不困难的,很可能是在哥林多谋害保罗不成的人(十八12~17)所设的计。不过,路加并没有把这计谋的详情记述,也没提保罗从何得知这事,为避开敌人,保罗就转向相反的北方启程了。
  4. 在此路加开列了同行同工的名单。写下这列名字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赫肯(p.583)带嘲讽的评语,说这样读者就能一睹保罗作为一个成功的宣教士,那种专属随员的阵容,这想法
  5~6. 保罗的同伴不知何故先动身去了,到了特罗亚等候其余的人。这里记叙再回复“我们”的主语,表示作者这时再度加入队伍中。这人当然不会是第四节名单中开列的人。上一段“我们”的记叙停在腓立比,这时也在这地重拾。不过,作者可能早已在保罗未到腓立比之前,已与他会合了。“我们”当然是指“保罗与我”──也许还有其它未列名的人;不过还要考虑另一个建议(赫肯 p.582):第五节的“这些人”,可能是指推基古和特罗非摩,这样,“我们”就会包括第4节所有的人了。亚西亚人先去,为大队作准备工夫。保罗和其余的人等到达了除酵节才动身。可能他们在腓立比同庆信徒的逾越节,就是复活节(林前五7f),而不
  7~8. 特罗亚门徒在七日第一日聚集(路廿四1),一同擘饼,听保罗临别的话。擘饼一词是使徒行传中特出的用法,是信徒同守主的晚餐(二42;参林前十16);此外,信徒在七日第一日聚集擘饼,这里是第一次记载数据278。路加怎样算时辰,这里弄不清楚,根据犹太计算法,一天始于日落,保罗与信徒聚集,就是在今日我们的礼拜六黄昏,然后礼拜日早晨就启程了279。若依罗马以日出为一日之始,则信徒众集于礼拜日(礼拜日是犹太一周之第一日),或礼拜六(礼拜六是罗马人一周之第一日)路加在别的地方,是以日出为一日计算之始(三1),他似乎在用罗马计时法,和犹太历法(参路廿四1)。布鲁斯(Book p.408 n.25)却认为保罗打算启行的次日,是第二天的早上,而第十一章的天亮,就是新的一天开始,因此那里会在礼拜日黄昏,而保罗在礼拜一早晨启行280。
  保罗对教会讲道直到半夜,这在现代西方标准似乎很长(参廿八23),但在一些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几小时的聚会,加上长长的讲道,并不希奇。除此之外,会众疲惫的原因,更由于门徒聚集的楼房(一13,九37)点着油灯,发出的味儿,令犹推古睡着了。赫肯(p.585 n.2)说若犹推古坐在窗台上也睡着了,其它坐在不近通风处的人,就更睡意难当了。当然他忘记了有些人易于入睡,有些人并不。无论如何,这里是一幅目睹见证的资料。
  9~10. 我们对犹推古同情万分,才八至十四岁的童子(传统称这年纪之间的为少年人,第12节),保罗冗长的讲道,闷热的屋子,如何能当,倦极了,就呼呼入睡,从三楼窗子掉到地下来;依英国式说法,第三层楼就是地面上的第二层,文中的描写似乎是合伙共住的楼房,是罗马城镇低下阶层常见的住宅。少年人被扶起来时已经死了。路加一心想描写保罗能起死回生(像彼得一样九36~43),这是绝少疑问的了;保罗说他的灵魂还在身上,是指他医治后的情况而言。路加决不会花篇幅记述一个似乎死了的人复活的事。当然,那些硬着说路加曲解事实的人,仍有隙可乘的。
  11. 插曲完结了,保罗擘饼吃了,这话分不清是吃了主的晚餐,还是吃了一顿饭,不过吃这动词,是可以解作吃一顿饭的(十10)。赫肯(p.586)觉得信徒竟然肯等到半夜才吃饭,未免太出奇了,因此采前者说法。不过,他也许对不计代价的热心的信徒,估计太低了;而且这时期在主餐后用膳,是足有证据的;林前十一17ff更要表示信徒等到教会晚膳时会很饿(21,34节),也有人在赴会前先在家吃了饭才来。保罗接着还继续讲了许久。
  12. 路加像是补叙方式,才说出那少年人实在已活了,当地的人大得安慰281。其中含意可能是少年人一直不醒。可是,这件事的细节都引起不少质疑,这样惨重的跌伤,固然会引起长时间的昏迷,但其实并未致命(正如一般所料)。这样,神奇的成份就在神保守了他,免了必死的命运,在保罗讲道的场合里,统管一切。这样,神迹不是起死回生,而是神大能的保守。这样解说并不算是理性化地去解释,而且因为这故事编写的方式很奇特,理应慎为观察。此外,困难显然出自第11节的突
  13. 又上路了,
  14~15. 各人既在亚朔会合,保罗上了船,走了四十四哩(71公里),向南到达米推利尼,是 Lesbos
岛上的要镇。第二天就来到基阿岛的对面,此地在北面士每拿,南面以弗所之间突出的半岛的尖端。再行海路,过了以弗所,就来到撒摩,是以弗所以南近岸的岛,靠近一个叫做 Trogyllia 的岬角;西方版本加一细节说“在 Trogyllia 停留以后”,不管是否正确,他们也很可能真的在那里停留了。于是第二天就来到米利都,位于以弗所以南三十哩(48公里)。
  16. 路加解释保罗所以越过以弗所,是想在五旬节以前到达耶路撒冷。在特罗亚过除酵节,到五旬节之间,时间并不长,但也足以完成这行程的。保罗一定是怕逗留在以弗所,就很难匆匆抽身了,所以他选一艘取快航线的船。此外,保罗怕再出现以弗所,会再引起骚动(二十1注),这也很有道理。不过,既然行色匆匆,又何以花时间叫以弗所的长老来米利都相会,这也令人称奇。不过,可以解释说船在米利都会停一两天,足以传讯去以弗所,叫长者们来到米利都,保罗也可以避免了船在以弗所上货落货时,荒废时日。
277 这恰好符合假设:这个腓立比代表,名叫路加,正是保罗差往哥林多的弟兄,“这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见林后八18)。
278 使徒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在林前十六2有暗示,而启一10所提的“主日”,一般也认为是星期日。
279 For this view see M. D. Goulder, Midrash and Lection in
Matthew (London,
1974), p.177 n.38.
280 这段经文并不支持安息日会的做法,认为安息日是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是使徒聚会的日子;即或这里聚会是星期六晚,也已不属犹太人的安息日了。
281 路加的“不小”是他爱用的希腊成语之一。
282 这一节在古叙利亚译本的经文异同,见p.45。
八 保罗在米利都的告别辞(二十17~38)
  保罗自知不会再回亚西亚了,就在向耶路撒冷进发,面临被捉拿监禁的可能之前,争取最后机会向教会领袖们话别。此后,虽然使徒行传中仍不断听见保罗在犹太人罗马人面前分诉的声音,这一次却是他对教会的告别辞了。这一篇讲话包含了当时常见的告别辞的内容283。学者们对他的分析,极不一致,不过大致上可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18~27节,保罗回顾自己宣教士的工作,描述他怎样尽心竭力,然后说到前路未明,又说他甘愿为基督舍命,又深信今后不会再与他们见面了。他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已悉心教导他们,他们对所学的道就自负全责了。这些思想带入下一段28~35节,保罗指导教会领袖当他不再与他们同在时,该怎样行事。他们该学效保罗的忠心,像他那样毫无保留地服事教会。神的祝福必护庇他们,他们也必须服从耶稣的吩咐,慷慨施与扶助软弱的人。
  近日的解经家中,除了布鲁斯、Williams 及 Neil 显注例外,都认为其中思想是保罗的,而路加的处理方式也与保罗接近。讲辞的字眼是路加的风格,内容则被认为超过了当时的处境,而拿自己来做榜样,亦不像保罗所为。路加其实是在自己的时代里,为保罗所受的指控辩护(指控不是来自保罗当时在以弗所的人),又鼓励教会要跟从并实践保罗的教训,而那时保罗早已去世多时了。
  当时,我们必须承认是路加的风格,既是他写的作品,都就带着他自己的风格了,他也没有设法保留各发言人的独特格调。不过,保罗的确在米利都发表这一番话,正如路加所描述的实在也并无不可,路加记得这个场合,真有这一篇讲辞,也并非不可能的。保罗也会拿自己作范例(林前十一1),也会用话别辞的典型格式,像其它人一样。他的确忍受教会内的指控(林后十~十三;帖前一~二),不过在这讲辞中,他以自己的人生作领袖们榜样,较之对实际指控的答复,前者成份居多。他的一腔热切,是由于当时的情景,令他深深激励。总言之,硬说这段不是根据保罗而来的,理由不足。
  17~18. 保罗所关切的,是教会的领袖,此处叫作长老,正如十四23一样。他说他们的岗位是“卫护者”,就是监督(28节),也许他自己也是用这称呼(腓一1)。一开始他就追陈往事,叫他们回想及印证他在亚西亚他们中间生活为人如何(希腊文是 epistamai),可比较帖前二1、5、10f;腓四15,有相同的写法,但实际用的字眼却是路加的(十28,十五7,廿二19)。
  19. 保罗用服事主来形容他的工作,正如他常称自己为神的仆人(罗一1;参十二11;腓二22)。此外也是服事教会(35节),仆人身份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服事了。因此,事奉第一个质量特别在此提出来的,就是谦卑,不为自己求取什么(林后十1,十一7,帖前二6)。第二是眼泪,表露出他对信徒的关切(罗九2;林后二4;腓三18),第三是忍耐坚毅,在犹太人诸般逼害而导致放弃不干的试探中,他置之度外,仍继续作工(林后十一24、26;帖前二14~16)。这一节与及整篇讯息,都与保罗自己的写作,有直接密切的呼应,看出这的确是他对自己事奉的想法,与对信徒的劝勉。近日有学者说“看不出任何与保罗的直接关系”,实不敢苟同:整篇讯息所反映的印象,使我们像见到保罗本人一样。
  20. 保罗牧养的工作包括公众聚会(如在推喇奴学房),也在各人家里(二46;参罗十六5;西四15;门12)。保罗强调他这段日子里,比对他们有益的教训(27节),他都没有避讳不说,虽然有时并不受欢迎(加四16;参林后四2)。保罗这话很强,有人怀疑他是在答辩什么似的,或是路加为日后人家对保罗的评论,在让他自辩。这种自辩在话别辞中,是典型的成份(撒上十二2~5;在十二族长遗训(Testaments of the Twelve
Patriarchs)也是常见的写法)。路加没有记载保罗在以弗所所受这样的批评,不过在哥林多却被“传别的福音”者抨击(林后十一4),这里保罗可能就是针对这类指控。
  21. 保罗对所传的道,总觉得非常简单。释经者一向把这里的字眼看为文句的交错法,也就是说,他向犹太人宣告他们要信靠耶稣,而向希利尼人则要悔改。这大致上也是不错的,悔改归回神,原是采向外邦人传的讯息(帖前一9;参加四8f;来六1),而犹太人则要从守律法转向信靠。不过,其实人人信主都需要信心(罗十9~13强调犹太人和外邦人相同;参罗一16),而犹太人也同样需要悔改。因此这交错法的理论就不能确定了。悔改一字,并不是保罗常用的字,多半是路加的字汇,但也相当于保罗用的“归回”(帖前一9)。
  22~23. 从追述过去,转看眼前面临的事了,这也是引发这番话的因由。保罗正在回耶路撒冷途中,这一程有两个特点。这是必须走的一程,是圣灵催逼保罗走的(十六6f.,十九21)。他知道是神引导他去,他必须顺服。但这也是前路未明的一程:圣灵并未显示这一程的真正目的,和会发生什么事。这种前途未卜的心情,反映在罗十五30~32保罗请求为他祷告之中,求神保守他在耶路撒冷中脱离危难,又叫教会乐意接受带去的捐款。有一件事保罗肯定知道的,就是每到一地方,圣灵都预先告诉他有捆锁与患难等待他。这里不清楚圣灵预言的逼害(廿一4、11)是在耶路撒冷,还是在保罗所到的每一城市,也许是指前者。圣灵的工作有时是透过先知,有时是直接向保罗启示。
  24. 若上一节解得不错的话,保罗就预知在耶路撒冷将会受苦。他所不知道的(22节),就是这苦难是否会丧命,但他强调自己已准备受死的了。他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不必不惜代价地护卫性命。这一点与他书信中相合(林后四7~五10,六4~10,十二9f;腓一19~26,二17,三8;西一24)。他看最重要的,是走完他的路(提后十7),忠心完成他信主时所托付的使命,就是传扬神恩典的福音(加一15f.;参林后六1)。保罗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忠心传福音,并且是被召往广大的地域去传;所以他想向西到罗马去(也到西班牙去,罗十五24、28),在那里传福音。也许他认为基督再来的首要条件,就是福音传遍世界(罗十一25f.;参可十三10)。但他也知道这任务的完成,不一定要靠他的,最要紧的是忠心完成自己的一份,这一份的大小,神自会决定。
  25. 保罗知道当日的会众,必不会再见面了。他向他们传天国的道,已经完成。几位解经家从这几句话中推论(加上第38节),说路加写的时候,已知道保罗身亡,所以不可能再回到这地区来了。路加虽然没有在使徒行传末,记载保罗之死,
  26~27. 然而,保罗在以弗所的工作完结了,他强调自己已忠心尽了职守,任何人失落,责任不在他。他大胆地说没有人的血在他身上,见结十八13,卅三1~6的比喻。叫人丧命的罪的用语,这里是针对牧者忠心传扬生命之道的属灵责任。正如守望者忠心警告人们,说敌人已近在眉睫,听的人若对警告置若罔闻,则守望者责任已尽。保罗作为一个福音使者,正是这样,他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他自信已把福音的每一方面,忠心地传讲了;神整个救恩计划,都毫无遗漏了(参弗一11;不过神的计划这观念纯出于路加)。
  28. 这时保罗进入讯息的第二部份。第一部份他暗示自己的榜样,是他们学效的范本,这时却转为直接劝勉了。他用告别辞的形式,劝他们当他不再和他们同在时该如何行事为人。他们不
  29. 保罗对教会的爱心,是恐怕有凶暴的豺狼会进来破坏,这里继续用牧人的比喻。异端教师从外而来,引人走差,尤其是当保罗已不在他们当中抵挡他们。这事明明在哥林多出现了,林后十~十三证实有人来到哥林多,可能在保罗离开后,传另一个福音。这事在保罗离世之后,也一样会发生,所以看使徒行传写在这事件之后,则这话的含意就更广了。
  30. 除了外来的人,保罗说还有教会里的人,也可能用悖谬的教训,引诱会众(参罗十六17;西二8)。有人想辨认这些异端,但没有什么结论可寻。有人认为路加可能指诺斯底派思想,或受诺斯底影响的信徒,不过既然使徒行传中,没有诺斯底教训可寻,因此我们必须视它为一般性的异端,将要在教会出现。后来以弗所教会真的面临极强的异端势力(提前一3;提后一15;启二1~7):保罗的警告是很合时的。
  31. 面对这样的危险,教会领袖必须经常儆醒,像牧人夜间守望,防避侵袭的狼群;儆醒原是信徒一般性的警戒(林前十六13;帖前五6);这里特别指向领袖们(参来十三17),再用保罗自己的榜样来加强。他三年之久(他在以弗所大概停留的年日,十九10),他昼夜不住劝戒会众各人(参帖前二11;林前四14;西一28)。昼夜是夸张写法,比较帖前二9,保罗昼夜亲手作工以维生。
  32. 保罗最后一步,是把领袖交托在神手中。这一举动并不是一种委托仪式,立他们为全群的总管,因为他们本已有这位份(17节)。保罗在此地把自己承担的责任,移交给他们,正如十四23的话别式一样。他把领袖们交托在神手中,和神恩惠的道之下,就是指神恩惠的福音(24节)。恩惠是保罗独特的用字,表示神白白的恩典,是人不配受的,
  33~34. 保罗话未了,他还有一个最后的要求,求他的听者学效他自己无私的奉献。他说的是由衷之言,他牧养劳苦作工,亦没有贪求任何报酬(林前九15~18)。古代社会里,金银衣服是代表财富地位的标记。保罗没有财富,甘心自己亲手作工维生,虽然,作为使徒,他本该要求教会的供养(帖前二6)。事实上,他对教会给他的馈赠,十分感激(腓四10~20),但又好像很不好意思似的。无论如何,当时教会给他的馈赠,加上自己的工作,足以维生,不致成为他当时事奉的教会的负荷(林后十一7~10)。
  35. 这样,保罗成了扶助贫弱(帖前五14)的榜样,实行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生活。这句话会引起误解,以为贫弱受人援助的人,就不及施与他们的人有福了这话明显不是这个意思,乃是说有能力助人的人,应该乐施,不要为自己积存。希腊文有些相似的话,也表明这个办法是对的,希腊文有这些类似的句子,而犹太人反而没有,就会有些人认为这不会是耶稣亲口讲的,而是基督教化的希腊箴言。可是正如 Hanson (p.206)所坚持的见解,耶稣引用或借用一句希腊箴言,并没有什么难置信之处,因巴勒斯坦受希腊的影响甚浓。事实上这话用的是犹太形式福字的用法),可能与十二使徒遗训 Didache 一章5节,相呼应,那儿说“施者有福了……受者可叹”,这里个人式的写法可能更接近原本手笔,保罗很少引用耶稣的话,间或引用时,正如这里的句子,用的是要引为道德教导的支柱(林前七10,九14;提前五18)。
  36~38. 耶稣的话结束了这番话。保罗接着和众人一同祷告,再合宜不过了。一般情况下,祷告的姿势是站着的,但在严肃的场合下,会跪下来祷告(见七60)。赫肯指出这是路加时代(不是保罗时代?)的作法,但没有说明他怎样知道的。泪别的情景出现了,与旧约(创卅三4,四十五14,四十六29),及犹太著作描述的情形相似。流泪亲嘴的情感流露,在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十分自然的。这里的亲嘴是亲情的表示,不是信徒敬拜形式上的“圣洁的亲嘴”。这一幕最后的印象,就是保罗实在不会再见他们了,他往耶路撒冷之行有视死如归之慨。我们看出这一幕与耶稣面向那耶路撒冷受死,有类似的地方;保罗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监禁,不会再见这些友人了(参第25节)。
283 H. - J. Michel, Die Abschiedsrede des Paulus an die Kirche. Apg. 20, 17-38 (Mu/nchen, 1973); C. K. Barrett, 'Paul's
Address to the Ephesian Elders', in J. Jervell and W. Meeks, God's Christ
and his Poeople (Oslo, 1977), pp.107-121; J. Lambrecht, 'Paul's Farewell
Address at Miletus', in Kremer, pp.307-337.
284 RSV 译本作 of the Lord,是抄写者更改了,为避免“神”字成为下面关系子句的主语。
──《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