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
B 主再来的日期(五1~3)
  有些帖撒罗尼迦信徒似乎从关心已逝信徒在主再来时会如何,进而对自己的境遇将如何感到好奇。若只有存活者有分于那伟大的日子所要成就的事,而万一他们在这之前过世,则将无法参与。他们如何才能知道世界末了的情景呢?由于保罗已指出那些过世的忠心信徒,在主再来时要得尊荣的地位,所以这一难题已解决了;但他继续提醒他们日期的事情。
  1. 首先保罗指出他们真的无需再接受有关日期的教导,因他在帖撒罗尼迦时已经说过。他显然认为他们已经知晓,所以信上无需再提。保罗用两个字来表示时间,即时候和日期(参徒一7)。前者(chronoi)是指按年代学上持续不断的观点来严格地表示时间,而后者(kairoi)则是用来指一件事的确切时间。虽然韩滴生认为前者是“持续的一段时间”,后者是“特有的一段期间”(NASB,“时候与时期”,但没有一个最后的认定),不过现代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差别不大。保罗的意思是说,他没有必要再写任何关于什么时候主要再来的事情。
  2. 强而有力的开头“你们自己”(NIV 省略),提醒帖撒罗尼迦信徒,只要他们想想从前受教的,就会晓得这难题的解答。范莱发现译为明明(akribos)的字颇令人困惑;它不太具有保罗的风格(另见弗五15;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为“谨慎”),一般来说保罗不会用它来修饰动词“晓得”。最后他结论认为,保罗是借用且重复帖撒罗尼迦信徒写给他的信中的一个字;有些人接受这种看法。akribos 是指精确,但这里正确的解释似乎是说,他们对主再来这件事已有完整的认识,没有什么遗漏的。或许也是暗示说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绝对是根据主的话(像太廿四43;路十二39;参彼后三10)。
  主的日子是一种旧约的表达方式,可回溯到阿摩司书五18。而阿摩司用这个措辞时显示它已广为所知;他不附和一般人,认为那只是一个异教徒受审判的日子,却强调以色列人同样要被审判。但老观念似乎根深蒂固,许多人仍盼望以色列的敌人被毁灭的那一天到来(认为神要审判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总是令人舒服一点)。新约中日子除和基督外也和父连用(腓一6等),且以种种方式被提及。审判的观念保留下来(彼后二9的“审判的日子”就是其中一例),但强调的是个人而非整个民族的审判。“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参罗十四12)有助于澄清这种观念。
  保罗用现在式“来到”(NIV 用“将要来到”)更生动地描述复临的情形。像贼一样来到的比喻,指出这件事是完全无法预期的,特别是在夜间(新约中夜间的贼只此一处)。撒母耳(Leith Samuel)论到 :“关于主再来的日期,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无法确知是什么时候”(参 LB,“你们明明知道没有人知道”)。它必要发生,但无法预测。
  3.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主再来是意想不到的。当灾祸临到,他们仍说着“平安稳妥”(请注意,现在式正说表示主来时他们正在说这话)。别处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假想的平安的观念(耶六14,八11;结十三10,弥三5)。当人们沈迷于虚幻的平安里,纵使口中喊着平安,灾祸仍要临到他们。这里再一次用较为生动的现在式动词(“临到”),语言上则和路加福音廿一34有些偶合(例如“忽然”,aiphnidios,这个不常用的字在新约中只出现在这两处)。由于四福音的作者不同,因此这种偶合或许表示在保罗和他的朋友路加间有某种连系。
  我们应该用“离开神”这个特有的观念来理解灾祸这个字(参帖后一9;该处也用同样一个字),而不只是灭亡。米利庚认为它传达的是“彻底且绝望的毁灭,是一切生命存在之价值意义的丧失”。产难的比喻可在旧约(赛十三6~8;耶四31等)和耶稣的教训(可十三8)中找到同样的例子。这个比喻有时是强调那种疼痛,但这里则含有突然及不可避免两种意义。他们绝不能逃脱进一步表达出无法逃避的意思,这里保罗是用强调语气的双重否定用语 ou
me(见四15注释A 在主再
C 白昼之子(五4~11)
  与非信徒的命运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在基督里的人的境遇(第4节的你们是强调语气)。保罗用双关语来说明主的日子不会在基督徒所居的白昼(或光明)中来到。他详述活得像白昼之子的思想。
  4. 保罗表现出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心,说他们不会遭遇上述的灾祸。弟兄们(跟第1节的同样是感性的措词),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它的意思不单单是说“你们不是无知的”。现今的世界是一片黑暗(林后六14;弗六12),基督把信徒从中拯救出来(西一13)。神使光照在我们心中,让我们知道
day should surprise you like a thief,中文和合本是“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支持 kleptas 的证据很有限,而且这种似乎是无意识的讹误,是为了使 kleptes 的语尾能呼应前面的 hymas。
  5. 为什么那日子不会使他们震惊,有正反两面的理由。正面的是他们都是光明之子(参路十六8)。在闪语的惯用语法中,称为某种东西之“子”,即被赋予此物之特征的意思(例如“力量之子”就是“一个强壮的人”);“光明”是信徒显著的特征。它的意义不只是“在光明中”,更是基督使他们获得的改变。白昼之子(新约中只此一处)和光明之子相似,因为白昼是光明的国度;但这不是一种单纯的重复,因为它在呼应“主的日子”(2节)。他们将有分于那伟大的日子的胜利;他们属于那伟大的日子;当那伟大的日子来到,他们的生命将得以完全。
  在保罗鼓励信徒要正直地生活和提到享有主再来之福的人时,主词从你们改成我们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转变。他说我们(即“我们信的人”)是不属于黑夜或幽暗的。黑夜与白昼对立,而且或许是指当时而言(他们不属于当代,而是属于“主的日子”);幽暗(与光明对立)则是指一种跟神敌对的状态。
  6. 所以(ara oun;在新约中只有保罗使用)对于必要的逻辑推论是一强有力的表达方式,它引导出一不可避免的结论。保罗用一个跟四13~15(koimao)中不同的字来表示睡觉(katheudo),虽然两者差异不大,但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这里这个字有时用来指对道德漠不关心(可十三36;弗五14)。对基督的敌人来说,这是自然不过的,因为他们属于黑夜。他们被称之为别人(hoi
loipoi,“其余的人”),亦即所有的非基督徒。
  相反的,基督徒被劝勉总要傲醒谨守。前一个动词是关于心智上的警戒,随时留心主再来(参太廿四42~43;廿五13;可十三34~37等),第二个动词则强调道德,责备一切放纵的行为。它可用来指避开酗酒的网罗,但这里似乎是隐喻的用法(像睡觉一样),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帖撒罗尼迦信徒沈溺于酒精之中,需要戒酒的忠告。保罗的意思是基督徒必须节制自处,避免一切的过量;他们必须过平衡的生活。
  7. 保罗所反对的行为是属于黑夜,而非白昼,而且他业已指出帖撒罗尼迦信徒是“白昼之子”。这里所用的表达方式不是比喻性的;保罗只是说夜间是人们睡和醉的时候(参徒二15)。他用两个不同的动词来说明醉,第一个的字面意义是“变醉”(这里用被动式;主动式意指“使醉”),第二个则是“酩酊”。不过无须强调两者的差别;事实上保罗把它们当同义字用,可说纯粹只是文体上的变化。
  8. 但(相对于上述那些人)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其中我们是用强调语气的 hemeis;保罗所指的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我们基督徒”,是我们这些属乎白昼的人。保罗重复有关节制的劝告,进而转入基督军兵之盔甲的观念。这两种思想的关连性不明显,但在罗马书十三12~13有一类似的例子。或许是“提到警戒,所以使人产生哨兵全副军装在执行任务的观念”(赖富特)。保罗用不定过去分词(戴上)表示采取一种决定性且一劳永逸的步骤。保罗喜爱基督徒之兵器的隐喻,因此多次应用它(罗十三12~13;林后六7,十4;弗六13~17)。不过细节上并非每次都相同,所以最好不要把它们太过相提并论;像以弗所书中的护心镜是公义,信心是盾牌,却没提到盼望和爱。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赛亚书五十九17;那里耶和华被形容成一位全副军装的战士。
  这里我们又遇到信心、盼望和爱三大美德(见一3注释Ⅱ 感恩
  得救是基督为我们成就之一切伟大工作的概括性总称,有救赎及诸如此类的意思。它与盼望在一起显示,这里特别是指万物末世的结局。盼望是以基督所成就的事为基础,直到最后救赎的全部奥秘揭露;这对基督徒而言的确是一顶头盔,抵挡这个世界的攻击。
  9. 我们之所以“盼望得救”,是因为神早已预定(etheto)的。这个动词虽“有点含混”(MiIIigan)不像“预先定下”(罗八29~30)那样精确,但仍清楚地将我们的得救,建立在神的主动作为上。信徒得救全在于神。
  神并不预定我们受忿怒(有些译本更是译得辞不达意,像 JB 是“报应”;NEB 是“审判的可怕”;但保罗认为神在对付罪恶时是亲身且主动积极;见一10注释A 帖撒
  得救(eis
peripoiesin soterias)意指“得着救赎”(JB,“赢得救赎”)或是强调被动的“被救赎”(赖富特)。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它经节左证(主动意义的有帖后二14;来十39;被动意义的有弗二14;彼前二9)。主动的意义似乎较为自然,但反对者认为那多少会使得救变成人自己的功劳,而保罗一向认为是神拯救了我们。不过布鲁斯发现被动的意义太“牵强”,令人难以接受。保罗这里是以末世观论得救,重点在于救赎仍有待“得着”(参罗十三11)。这不是说它是靠人的努力得到的,因为保罗马上接着说是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不论信徒如何居功,得救永远是神透过基督所赐的恩典(参见弗一8~10;腓二12~13)。
  10. 
  基督替我们死的目的是我们与
  11. 保罗以勉励他们彼此劝慰(参四18)来结束有关主再来的信息。所以(dio)表示“基于前面经文所述的”;可能四13以下都包括在内。建立(buiIding up)是保罗常用的概念。动词 oikodomeo 在新约中多次以建立(例如太七24、26;译注:中文和合本这里译为“盖”)这一通用意义出现。耶稣说要建造
  保罗巧妙地以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来结束这段经文。他随时留意去肯定一切值得肯定的人或事。他的目的是劝勉和鼓励众弟兄走正路,而非斥责他们。
69 H. Vogel, The Iron
Ration of a Christian(SCM, 1941), p.102。
Ⅶ 一般性的劝勉(五12~22)
  在结束这封信前,保罗扼要地提到一些其它的事。首先是会众对教会领袖的态度。情形很可能是,教会的领袖们谆谆训诫一些不工作的人,但是在劝勉时也许不够技巧,以致无法令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因而保罗概括地论及教会,敦促信徒要敬重他们之中带头的(12~13),接着仍是提到教会,特别是教会中的领袖,他建议他们要谨慎和忍耐(14~15)。
  12. 我们劝你们是一种谦恭请求的语调;弟兄们则表示此一请求是对整个教会而发的。译成敬重的动词 eidenai 意即“了解”,其它地方很少这么用。大多数人认为它大致上有“感激”或“敬重”的意思,但摩尔(A. L. Moore)主张“答谢”(NEB)较正确。
  劳苦、治理和劝戒三个分词前面只有一个共同的冠词,这表示所指的是同一群人而非三群,即独司这三种工作的长老们。弗瑞姆则反对这种解释,因为“当时是一个非正式且自愿领导的时代”;有许多人支持他的看法。但长老制度成立的年代相当早(徒十一30;十四23),而且是采取犹太会堂的模式,即使幼小的教会也被认为应该有长老(基督徒聚会的地方一度被称为会堂,雅二2)。一个没有任何一种职员的组织或许能够存在,但总非常态;已有的证据指出,早期的教会不曾这样尝试过。我们不知道早期长老的确切职掌,当时这些可能也都还没严格界定。但这节经文显示有公认的领袖存在,不管其职掌为何,或是否称为“长老”(JB 译为“你们的老师”太过狭窄)。里果认为是正式的长老。
  三个分词中的劳苦相当普遍;它正确地说是尽心尽力的辛劳(参一3该字名词的用法Ⅱ 感恩
  13. 动词 hegeomai 在其它地方并没有所谓“尊重”之意(而是“斟酌”、“认为”或如帖后三15的“以”),但从上下文看来,新国际本英文圣经这种译法似乎是正确的。不过这里的用爱心又再次
  赖富特认为保罗在这里“从特别的训戒,跳到具有广泛含义的原则性劝勉”。但下面的句子最好仍把它视为特别的训戒。显然教会的领袖未受充分的尊敬,他们的权威遭到抗拒。很有可能他们无法有效行使应有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也要彼此和睦的教训可说很合适。此一劝勉的对像是所有信徒(彼此),包括领袖在内,而不只是对一般信徒的有关顺从的规劝。寻求和睦是旧约的教训(诗卅四14),在新约中同样被看重(可九50;罗十二18;林后十三11)。
  14. 这里的忠告特别适用于教会领袖。但对象是整个教会,而不是他们。意思是说,虽然长执对前面提到的那些事负有重责,却不是只有他们有义务去做;所有信徒都必须分担应有的责任。每个人都应随时准备去帮助不守规矩的人,跟那些灰心的人和软弱的人。
  译为警戒的动词和12节的“劝戒”同一个字。不守规矩的人(ataktous)是一军事用语,指脱队的士兵。新约中只有这里用这个字,但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三6、7、11)也可找到该字的动词形式和副词形式。这个问题针对帖撒罗尼迦信徒而发,显然颇不寻常。戴宁说,这一组字汇“勾勒出一个自外于必要之规范的人”(TDNT,viii,P.48)。米利庚对此有一详细的注释,他指出在古代文献中这些字就是指“不守规矩的”。弗瑞姆引用米利庚一封较晚期且具更多有力之证据的信,但他自己认为这里不是指单纯的不守规矩,而是该受责备的怠惰(“游手好闲”)。一个基督徒团体不容有这类行为存在。
  勉励的注释见二11~123 
  除了针对特别状况者外,接着保罗也将对象扩及众人。动词忍耐(makrothymeo)是“易怒”(oxothymeo)的反义字,表示一种坚忍的观念。人容易失去耐心(不管其理由为何),但对基督徒而言,恒久忍耐是其信条,而且是对所有人,不只是对其他基督徒。这也是爱的要素之一(林前十三4)。
  15. 这里保罗从第二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无论是谁都不可……”。不光是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整个教会对每一成员亦有责任。一般信徒如此,教会领袖亦不例外。每个基督徒都得留心整个团体的表现。
  在别处也用同样的希腊文动词和同样的以恶报恶(罗十二17;彼前三9;NIV 两者都用“以邪恶对邪恶”)来表示禁止报仇。它可追溯到耶稣说过的一些话(太五43~44)或旧约(箴廿五21)。帖撒罗尼迦信徒遭受犹太人和外邦人的逼迫时,以牙还牙的想法必然深深吸引他们。但基督教所教导的绝非经不起考验。对基督的信仰是一种强韧的信心,得力于神,即使在最恶劣的光景中亦能活出美好的见证。
  除了上述消极的劝勉,保罗又给他们积极的鼓励,常要追求良善(或“善”,RSV,agathon)。这个决定性的教训显然强过消极地拒绝“恶”,它不光是道德理想的追求,更指出了那实际有益于别人的,其精神在于以祝福对待咒诅,以友善对待敌意。它不是偶而做点好事,而是一种以基督的爱为样式的生活(常要追求)。动词追求(diokete)有“极力追赶”之意,常用来指“逼迫”。有趣的是曾经是“逼迫人的”(提前一13)保罗竟然用这强烈的字来表明基督徒行善的义务(参林前十四1;“追求爱”,提前六11;“追求公义”,林十二14;“追求与众人和睦”)。它不仅要行在弟兄姊妹之中(彼此相待),也要行在外邦人之中(待众人)。基督徒的爱不受限制,爱所有的人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16. 当我们听到一个像保罗这样屡次遭受逼迫患难的人,却劝别人要常常喜乐,不免会有点讶异;但他早已学会忧患和喜乐可以并存(林后六10,十二10),他在患难中总是欢欢喜喜(罗五3;西一24;参徒五41;十六25)。所以他以恒常的喜乐来鼓励遭受苦难的教会(参一6)。在保罗给另一个马其顿教会的腓立比书中,也常出现喜乐的语气(参腓四4)。的确,在有关新约教会的描述中,不断地强调喜乐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表面上看,实在没什么可令信徒们喜乐的;但他们是“在基督里”,知道
  17. “祷告的本质在于向神献上诚实的心,而非动动嘴皮子”(赖富特),这才使我们能够实践不住地祷告(参路十八1;罗十二12;弗六18)的教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口头上的祷告,却可以每天以祷告的精神生活,完完全全倚靠神,感知
  18. 保罗早已经知道“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即使在患难和试炼中,神仍教导我们宝贵的功课(罗五3~5),因此信徒不但不以为苦,且以为有益。这种对神的权柄和旨意的绝对相信,使保罗能以命令的口吻说凡事谢恩。要看出试炼的光明面或许不容易,但若神掌管一切,那么试炼必在神的旨意之中;
  因为这是神……向你们所定的旨意,指示代名词这虽是单数,但所指的显然是上述三种教训,它们成为一体且互为归属。旨意没有冠词;它和四3的一样,不是泛指神所有的旨意。神让我们做其它事情,但这三种要求,无疑是神为我们所定的旨意的一部分。加进去在基督耶稣里是保罗思想的特征。神的旨意在基督里显明出来,且唯有在基督里,我们领受那使我们能够实现神旨意的动力。
  19. 动词销灭(AV“熄”)是灭火的本字(参可九48等);它用在圣灵相当贴切,因为圣灵出现时“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徒二3;参太三11),且给基督徒的生命带来热与光。否定的 me 用现在命令式,可表示命令中止某一进行中的事情(虽然布鲁斯对此不表赞同;他认为是习惯性地节制)。
  许多解经家认为这一教训,是对圣灵的奇特恩赐(例如说方言)而言,且觉得是与哥林多的情形成一对比。在哥林多保罗有必要劝那里的信徒不要太过依赖恩赐;据说在帖撒罗尼迦刚好相反,一些较保守的信徒,不赞成狂热地追求更多惊人的恩赐。不过这种解释虽有可能,但证据不充分,况且这几个字很平常。“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弗四30)是一类似的经文,但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它和奇特的恩赐无关。这封书信前面所提到的意志消沈、游手好闲、不道德和诸如此类的事情倒真有可能“销灭”圣灵(或使
  20. 保罗举出一种显示圣灵工作的恩赐来讨论,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参林前十四1)。跟一些哥林多信徒一样,某些帖撒罗尼迦信徒,可能也有追求比先知的讲论(见林前十四章)更特出之恩赐的想法,例如说方言,而保罗或许就是要匡正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但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有一种更可能的推测是,曾经大量出现过与主再来有关的预言。历史上许多预言,几乎都是有关主再来的事,而每次的结果是使那些期待落空的人看轻预言。有的帖撒罗尼迦信徒对主再来的看法似乎过于狂热,而其它人则卤莽地排斥(见12节以下的注释)。因此说他们在这过程中藐视先知的讲论并无不妥。
  新约显然很看重先知。他们和使徒相提并论(弗二20,三5),在形式上也只低于使徒(林前十二28;弗四11)。说预言是神(林前十二28;弗四11)或圣灵(林前十二10~11)所赐的。解经家严格地指出,先知是先见而非预言家,他们特有的职责似乎是劝勉(徒十五32;另参考林前十四章中著名的讨论,尤其是林前十四29~40节)。基本上先知是一个能够说“主如此说”的人;但也不应忽略这有时也的确包括了预言未来(徒十一27~28,廿一10~11)。
  21. 保罗并不鼓励毫无批判地接受一切被称为先知者所说的话(这节经文以 de,“但”开头,NIV
省略)。他说但要凡事察验(参腓一9~10)。这是个概括性的教导,虽然用在察验属灵恩赐上,但并非局限于这方面(例如 NEB 译为“把他们通通察验”)。动词 dekimazo 常用来表示提炼金属,其意义可能即源出于此。首先它是指大概地察验,然后第二层含义是认可察验的结果。这里的意思显然是“避免轻易受骗”,“对所有自称出于神的,进行属灵的察验”。
  大多数早期的希腊文注释家,把这几个字和据说是耶稣说过的一句话“你要当合格的银钱兑换者”71联想在一起。如果这真的是耶稣说过的话(显然很有可能),那么保罗写到这里时,它可能曾经闪过他的脑海中。总之他是采取同样的态度;詹姆斯(M. R. James)认为这段经文“的确是对耶稣那句话的一个批注,表现了它的意义”。72但光察验不够:重要的是守住察验后所认定的结论。保罗写道,善美的要持守,他用的善美(kalos)这个字,有时是指测听真假的银元;它是相对于赝币的真币。帖撒罗尼迦信徒不应只看表面而胡乱接受;他们须察验,然后只要(且始终)紧紧守住那善美的。
  22. 他们还应该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原文最前面有介系词 apo(从),是强调信徒“从”恶中完全分离出来(LB 译为“从每一种恶事中离开”;四3论及淫行也用同一个介系词)。这里
eidous(样)的意思有些疑义,同时恶事到底是名词或形容词也不确定。不过后者只是小问题,因为正如加尔文所言,在意义上没什么差别。eidos 则可以指外在的表相(路三22“形状”)或这里所指的“类、种、样”。有些人认为应该是“外表”(AV“仪表”),但这种说法经不起考验,而且不管怎样,保罗似乎不太可能只关心外在的表相。我们最好是把它的意义定位在“每一种显然可见的恶事”(没有抽象的意思)和“各样的罪恶”之间。这个字在新约其它地方虽然偏向前种用法,但在古代文献(见 MM)中有很多例子是用后一种,而从上下文来看,后一种似乎才是正确的意义。保罗是在督促他的朋友们远避各式各样的恶(参罗十二9)。
  从“善美”跳到各样的恶事实具有深长的意义。善美是单一的,而恶事却是多样的;不管任何形式的恶都要远避。
70 F. J. A. Hort, The
Christian Ecclesia(Macmillian, 1897), p.l26.
71 见 J. Jeremias 著作中的探讨,Unknown Sayings
of Jesus( SPCK, 1957), pp.89~93。
72 M. R. James, The
Apocryphal New Testament(Oxford, 1926), p.35.
Ⅷ 结尾(五23~28)
  三11~13,保罗以一段有关主再来的祷告结束这封信的第一个主要部分,这里亦然。
  23. De(NIV 省略)是具有反义意思的“但”(译注:中文和合本亦省略)。保罗所劝勉的这些美德,以人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但他的祷告为他们指出那唯一能使他们如此行的力量来源,这里他提到神时称之为赐平安的神,在他其它书信的末尾也常有这类的语句(参罗十五33,十六20;林后十三11;腓四9;帖后三16)。平安(见一1注释Ⅰ 
  祷告中是希望神使你们全然成圣。在成为圣洁的过程中有属人的一面,即我们被呼召并献上自己去遵行神的旨意。但彰显于成圣之生命中的能力并非人自己的,而是神的,保罗的祷告反应了此一真理。就最深层意义而言,我们的成圣就是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它可能被归因于耶稣(弗五26)或圣灵(罗十五16),但不管怎样都是神成就的。全然(holoteleis,新约中只此一处)具有整体与完全两层意义,赖富特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愿
  祷告的第二部分,又愿你们整个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无可指摘(译注:NIV 译法)。有时它被当成支持“人的三分法”(Thomas)和“反二分法”的依据,其实可能不很适当(参可十二30的四分法和林前七34的二分法)。保罗不是在分析人的本质,而是迫切祈求他们全人能蒙保守。米利庚认为这三重诉求“是指人的整个生命,包括它的不朽性、位格和身体各方面”。
  虽然三者同时是主词,但从动词和形容词整个的都是单数看来,这里强调的显然是人的一体性。原希腊文中整个的(holokleron)是在叙述语而非修饰语的位置,因此正确的意思是“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完整”(参 RSV“得蒙保守稳固”;译注:中文和合本是“得蒙保守……完全”,“完全”是叙述语)。这个字是指“各部分都得完全”。七十士译本中它用来形容筑祭坛的石头(申廿七6),腓罗(Philo,译注:一犹太作家,主前20~主后50)和约瑟夫(Josephus,译注:一犹太史家,约主后33~95)则用来指献祭的牲品。因此有可能是保罗想到献上全人作活祭的观念(像罗十二1中的一样)。祷告希望整个人无可指摘,这个用语在新约中只见于这封书信。在一些帖撒罗尼迦的古墓碑文中也可发现它的存在(Milligan)。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与后书中,对主再来着墨颇多,因此祷告中也适当地提到这个主题。他不是祷告说他们能蒙保守,直到主再来;而是说在(en)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他们得蒙保守,亦即他们在届时将要发生的事当中(包括审判)都会被保守。
  24. 这一个祷告是以确信会得到回答的信心而提出的,那是一种因为神是信实的(参林前一9,十13~林后一18;帖后三3;提后二13;来十23,十一11)而产生的确信。屈梭多模(Chryso-stom,译注:主后344~407,曾为君士坦丁堡主教):“保罗是说,并非由于我的祷告才成就这事,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
  25. 当保罗请求帖撒罗尼迦信徒(他称他们为弟兄们)为他祷告时(亦见罗十五30;弗六19;西四3~4;帖后三1~2;另参腓一19;来十三18),我们看到他非常人性的一面。虽然他有很大的恩赐,在教会中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但他仍需要他的朋友们的代祷。
  26. “在古代一个人向尊长问安,是用嘴亲手、胸、膝或脚,向朋友则亲他的脸颊。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主前484~425)说,亲嘴是波斯人的习俗,犹太人可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73新约时代的亲嘴,可能是主人向客人问安的方式(路七45),它是一个表达善意的动作,而这正是犹大之吻之所以可憎的原因(路廿二48)。我们对于早期教会中的亲吻习俗所知有限,但可以肯定通常是男人对男人,女人对女人,且只限于亲脸颊。不过特土良(Tertullian,主后第二世纪末)提到一个为人妻子的和“弟兄中的任何一位”交换亲嘴(致妻书,ii.4)。亲嘴在新约中和敬拜的活动没有关连,但当时基督徒聚在一起崇拜时,一定很自然的会互相亲嘴,因此它后来成为圣餐仪式(虽不局限于此)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译注:约主后150~215)不满那些“使亲嘴声响彻各教会”的人,而且说“滥用亲嘴……引起卑鄙的疑心和坏名声”(教导者 iii.12)。这种过分的情形导致得加以限制,例如使徒宪典(Apostolic Constitutions,主后第四世纪文献,其中也包含一些较古老的资料)规定只能与同性亲嘴。
  保罗意思是“我给众弟兄亲嘴”(林前十六24,“我在基督耶稣里的爱与你们众人同在”);那是他给帖撒罗尼迦信徒一个温暖的问候。新约另外还有地方提到这种圣洁的亲嘴(罗十六16;林前十六20;林后十三12)和爱心的亲嘴(彼前五14)。
  保罗说与众弟兄……问安而不是单纯地说“彼此问安”(见导论:“1 分裂的教会”第四、五段1 分裂的教
  27. 这里语言的力量令人惊讶。我指着主嘱咐你们意思是“我因你们誓为基督徒而嘱咐你们”,动词 enorkizo 显然是 horkizo 的加强式(我们以为他会说“别忘了这封信是要读给众人听的”)。虽然用“我”(而不用“我们”)无非是表示保罗在这里亲笔加上几个字,但也可以说另含深意。
  要解释这种强烈的嘱咐并不容易。有人以为它是针对一个不合一的教会而发,即有些人不希望别人听到这封信,或者他们自己不想听。不过这个教会虽一直有些紧张存在(正如我们所提到过的),却没有证据显示有严重的分裂。我们也很难想象保罗会称赞这样一个教会。同样的,也有人认为它是最早的书信之一,而当时尚未有向众人读信的习惯。但若只是这么单纯,似乎并不需要“我嘱咐”!赖富特认为保罗也许已预感“他的名字和权威可能会被误用。后来发生的事情(帖后二2)证实此一怀疑。”不过这种说法虽然可能是正确的,但诉诸不确定的预感来解释艰深的经文实在冒险。
  最佳的解释似乎是,保罗和帖撒罗尼迦信徒在极恶劣的情况下,仍极渴望再相见。保罗用强烈的字眼,是为了使他的信息确实传达给每个人,而且单纯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一直未能回到帖撒罗尼迦显然并非他的错。也可能是他特别关心那些失去亲友的人,希望他们都能听到信中的信息。他要确定他们不致于错过他对他们的安慰。
  念(anagnosthenai)是“读”或“朗诵”的意思。有人认为古代读书总是要出声,但是雷克和贾博瑞(Cadbury)坚持,“那些受过教育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没有学会默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见徒八30)。米利庚曾举出这个字在读和朗诵两种意义上的例子。这里它的意思显然是“朗诵”。虽然公众崇拜中的朗诵后来成为一种惯例,保罗的信在当时的教会中也已被视为神圣的圣经,但这里并未含有在崇拜中朗诵之意。
  28. 跟世俗惯用的尾语“再谈”(erroso,errosthe)不同的是保罗总会作一个祝祷。这节经文是典型的例子,而在其它书信有的是增加一些(例如林后十三14的三位一体式),有的是缩短一点(西四18;另外如提前、提后等教牧书信)。保罗有个习惯是,在抄写员记完信的主要部分后,亲笔写下结尾语(帖后三17)。保罗亲手落笔之处,每封信不同(参加六11),前面27节因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所以最有可能。
73 Crawford H. Toy,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roverbs(T. & T. Chark, 1899), p.453, n.
──《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串珠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